六月的板桥村,绿树成荫,地里的玉米正在茁壮成长,向过往的路人点头微笑。为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点亮乡村儿童的阅读梦,6月14日,安徽日报志愿服务队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再次出发,来到望江县板桥村花儿幼儿园,将品牌活动“馆员妈妈讲故事”送到乡村孩子们的身边。自2010年,安徽商报社携手安徽省图书馆共同主办“爱心一日捐”公益活动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捐建119个“爱心图书室”。本次,安徽商报和安徽省图书馆共带来1500册爱心图书和1个爱心小药箱,让第120个爱心图书室在板桥村落地。
1500册图书点亮乡村孩子读书梦
1本、2本、3本……上午11点,一本本承载着社会爱心人士美好祝福的图书被送到板桥村花儿幼儿园。此时,板桥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和园长已经在校门口等候。幼儿园园长刘慧娟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这是一所民办农村普惠幼儿园,现有幼儿93名,而大部分幼儿都是留守儿童。《丑小鸭》《公鸡和狐狸》《西游记》《小松鼠伯特金》……本次的1500册爱心图书中,“爱心面对面”志愿分队的队员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精美的绘本,提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让图书发挥更大的意义。
“从1到120,书聚爱心,爱满江淮。”安徽商报社副社长金勇表示,每一本图书都凝结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今后,安徽商报将继续用书香传递情谊,与孩子们一起温暖前行。14年来,最远的“爱心图书室”分别建在西藏墨脱中心小学,和西藏山南高级中学,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7团中学。安徽商报和安徽省图书馆携手,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许许多多个角落,数万名农村孩子从中获益。本次爱心之行,志愿者还给板桥村的孩子们带来了“馆员妈妈讲故事”“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安徽省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孙瑞华为孩子们分享《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当翻开绘本,孙瑞华用温柔而富有情感的声音讲述这个充满爱的故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被带入到兔子妈妈疼爱小兔子的世界。“孩子们,你们爱谁呢?”问题刚刚抛出来,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道,“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奶奶”……通过阅读引导孩子们思考,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真情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志愿服务分队从2010年3月5日开始,与省图书馆共同携手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14年来,“爱心一日捐”公益捐书活动,得到了合肥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安徽省图书馆还在读者服务部设立了一处长期的捐书点,方便爱心读者进行图书捐赠。14年来,合肥市有数千名爱心市民参与了“爱心一日捐”公益捐书活动,共募集图书近8万册,文化体育用品2万余件,捐款2多万元。14年来,这些汇聚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来的课外书籍、文体用品,分别捐赠给各地区的乡村学校、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帮助他们建立“爱心图书室”,为农村地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精神滋养,为城市和乡村孩子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有了崭新的路灯,我们居民夜间出行就很方便了。”望江县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定点帮扶县,今年,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为长岭镇板桥村落实20万帮扶资金,用于为村主干道安装路灯。“板桥村下辖42个村民小组,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村子里9公里路灯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驻村工作队队长徐凯介绍说,工作队将这一情况及时向集团进行反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迅速为村里落实20万帮扶资金。如今,全新的LED太阳节能灯已全部“上岗”,既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不浪费资源,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徐凯介绍说,这些图书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为乡村孩子带来成长道路上的精神食粮。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