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冶山中心供电所所长金劲松:为乡村振兴当好“电保姆”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6-27 16:20:28

“有困难,找老金,供电保障能放心。”在庐江县冶父山镇,大家在用电上有任何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金劲松。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冶山中心供电所所长金劲松,中共党员,扎根乡村电网战线37年,走遍了冶父山镇的每个角落,先后新建和改造了78个台区,建成“手拉手”供电模式,一心要为乡村振兴当好“电保姆”。金劲松说他的座右铭就是“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这也是他的工作态度。

QQ截图20240627153632.jpg

工作中的金劲松(左)

用电无死角  建成“手拉手”供电模式

冶父山镇是建材工业、文化旅游大镇。2019年,金劲松担任冶山中心供电所所长,为了保障用电,他践行“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理念,着力加快电网建设规划,竭力倡导建设“全电民宿”。

为带动旅游及工业大镇电网建设,金劲松跋山涉水、走村入户到村组和企业调研电网状况,风一程,雨一程,以用脚步丈量线路的“工匠精神”,走遍了冶父山镇的每个角落,先后新建和改造了78个台区,建成“手拉手”供电模式,保证用电无死角。同事们给他统计,这期间他磨破了20多双胶鞋,划破10多套工作服。

实干苦干,乐于奉献。金劲松说实干就是厚植为民,为乡村振兴当好“电保姆”。

2022年9月,冶父山镇“凤凰谷民谷”民宿想赶在国庆节前开业,电力保障是关键。时间紧,任务重,他带领员工翻山越岭架设电缆,饿了,啃一口方便面;累了,就在路边坐一会。早上听着鸡叫上山,晚上顶头满天星斗下山,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终于按时将电接通,节日的夜晚,山间民宿欢歌笑语,灯火璀璨。

守万家灯火 连续30多个春节没回家团聚

2023年夏秋时节,天气干旱少雨。冶父山镇“申氏农业”采摘园需要提水灌溉,可是电力不够,一个电话打到供电所。金劲松二话没说,赶到现场,冒着40多度的高温,立杆、架线、台区增容,在野外接受着烈日的炙烤,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汗水流进眼里,辣得睁不开眼,他用矿泉水浇一下,抹一把,继续干活。经过10多个小时的苦战,终于完成了农网升级改造,并为农户免费架通了线路,终于,汩汩清水流入干涸的果园。

“忠诚,就是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每年除夕之夜,是团圆的时候,也是供电人最忙碌的时候,金劲松连续30多年都没有和家人团聚。“我们家在除夕中午过年,除夕晚上我要保证的是万家灯火。”金劲松说,万家灯火万家欢乐,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2023年除夕,突遇大雪。他带领员工冒着凛冽的寒风、踩着积雪,穿行在山岭之中,为线路清障。忙了一天,傍晚时抢修的电话响了。他紧急组织抢修队伍赶到冶父山镇钟拐村事故现场,台区变压器正冒着白烟,电线滋滋作响,闪着火花,便立即指挥展开抢修。

夜深了,风雪越来越紧,金劲松和同事们手都冻僵了。附近村民也心疼,劝说等天亮了再干。“大过年的,怎么能没电呢?”金劲松和同事们干到深夜,终于排除了故障,送上了电。 村民们拿来了茶叶蛋、水果,还有热腾腾饭菜,这个除夕,他和队友们在抢修现场吃了一顿特殊的“团圆饭”。

QQ截图20240627153623.jpg

大爱显情怀   助力15位贫困户脱贫

自18岁招工进供电系统,金劲松一干就是37年,深入施工一线,把衣服一脱,鞋一甩,和大家一样,在泥泞中扛杆、立杆、架线。他说喜欢干项目,电杆耸立、银线结网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在乐桥镇工作期间,在学雷锋活动中,金劲松得知该镇大化村特困户中有位学生考上大学却苦于学费时,他主动与村支书联系,决定帮助其圆大学梦,每年资助学费5000元,直至大学毕业。2017年是脱贫攻坚之年,乐桥供电所接受了15户贫困户帮扶任务。在他的带领下,帮扶期间为4户贫困户解决电力供应问题,2户提供光伏帮扶,3户提供技术帮扶,15户2020年全脱贫。

一根银线牵万家,满腔热情洒热土。金劲松指挥建设的生堰台区被评为国网公司“百佳工程”,桥头台区等3个农网升级工程被评为“精品台区”,10千伏区直线被评为省农网“精品线路”带。他本人也荣获庐江县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市劳动模范、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丁文康  李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