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办“升学宴”倡导“升学礼”,包公故里举办集体升学礼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7-24 14:54:49

拒办“升学宴”,倡导“升学礼”。7月23日傍晚,2024年肥东县集体升学礼在包公故里文化园拉开序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集体升学礼注重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融入了包公文化,让准大学生更受教育,更有感悟。

集体升学礼取代“升学宴”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集体升学礼在诗歌《千年包公,孝肃家风》的诵读中拉开帷幕,来自肥东县的80位准大学生在简约而有意义的仪式感中开启人生新篇章。

据悉,今年肥东县集体升学礼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由肥东县委宣传部和肥东县教体局联合主办,准大学生们通过表演节目、集体宣誓、向父母献花等环节,分享喜悦、承诺拒办“升学宴”“谢师宴”、表达感恩之情。

“仪式感满满,比传统‘升学宴’有意义多了,孩子得到了锻炼,我们也省去了大热天请客、办酒席的忙碌,避免了酒席上的铺张浪费,至少节约万把元钱。”准大学生王雅茹的家长高兴地说。

活动现场,往届大学生还为准大学生们“传经送宝”,分享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经验, 肥东县文明办和爱心企业安徽皖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分别向准大学生捐赠了防暑降温包和行李箱,勉励他们学成归来,共同建设美好家乡。

“参加集体升学礼收获很多,增进了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还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准大学生吴霆昊说。

连办5届受益家庭近3000

与肥东本土文化相结合,是本届集体升学礼的一大创新。集体升学礼前,准大学生及家长们一起参观包公故里文化园,深入学习包公文化,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前进力量。

“包公是肥东人,包公文化是肥东最闪亮的文化名片,准大学生即将奔赴各地求学,通过此次活动,把包公文化装进他们的行囊、种在他们的心田,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骄傲感,自觉做家乡的代言人,主动去弘扬包公文化、宣传家乡,擦亮包公故里名片,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肥东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宣誓见证成长、鲜花表达感恩、捐赠传递关爱……集体升学礼,是肥东县专为准大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升学仪式,倡导以一场“走心仪式”代替“酒席喧嚣”,用“共同见证”代替“迎来送往”。据悉,这是肥东县2024年集体升学礼的首场,后期该县将以乡镇为单位陆续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精彩又“营养”的集体升学礼,让文明乡风吹进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肥东县集体升学礼已经成功举办了5年,受益准大学生家庭近3000户,累计为群众节约宴席等资金数千万元,成为该县移风易俗、群众文化、尊师重学的一张亮丽名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彭红玲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