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登塔喜,醵宴为花忙。”宴会厅里十几张圆桌尽显喜气,鲜花气球、甜品台堆出仪式感,鹏程万里宴、鱼跃龙门宴惹人注目,舞台大屏幕上循环播放“金榜题名”……眼下正是高考录取季,在一些地方办“升学宴”成为一种风气,餐饮商家也顺势推出各式各样的服务和套餐。如今,合肥“升学宴”市场有了新变化,00后开始花式整活,让千篇一律的升学宴有了生动和趣味,大操大办的升学宴也开始“瘦身”,简约而不失温馨的小范围升学庆祝成为新趋势。
“升学宴”也要与时俱进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黄女士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为孩子筹办‘升学宴’。考上大学办桌酒席在她看来是一种风俗习惯,自己的亲戚朋友也都会办,“我们都觉得需要一个特别的场合和仪式去庆祝,与大家共同分享传递这份喜悦。”
8月7日,记者咨询本地一家连锁餐饮酒店了解到,最近预订升学宴的客人有不少,每天同时段会有好几场开席。在另一家热门酒店,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升学宴的预订情况比较火爆,一般预订的桌数普遍在10桌左右,每桌价位在2000元上下,场地的装饰布展等可以由酒店提供服务,也可以自己聘请专业的活动策划另外布置,确保宴会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满足客人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升学宴要选日子、发通知、订饭店,下菜单,还要准备伴手礼,太麻烦了,劳心又费力。”余同学的家长坦言,和孩子约定好录取结果出来后家里人一起聚个餐,但不会大张旗鼓地办。自己的朋友中也有操办得比较隆重的,“这种大型的酒席套菜比较多,一桌下来好多菜没吃几口就倒掉了太浪费。”对于余同学本人来说,他也觉得升学宴其实就是“面子上的事情”,没有太大必要。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如今的升学宴有了简化的趋势。“以前都是宴请十几二十桌大范围地办,自然就形成了一种风气,现在的考生都是00后甚至05后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会全部顺着家长的意思办。”潜山路上一家特色徽菜馆店长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来预订升学宴包厢的客人变多了,基本以小范围宴请至亲好友为主,菜品选择上更合乎口味,用餐氛围更自在,顾客的反响还不错,“忙起来有时一天晚上要接待三四家升学宴客人。”
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小侯告诉记者,八月底就要离开合肥去别的城市开启新生活了,欣喜之余,她想要多点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自己的升学宴就是和父母以及家里长辈在餐厅吃了顿饭,分享大家庭的欢乐,没有特别张扬,但很温馨,“简简单单,就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00后花式整活“升学宴”
准大学生林林想为自己办一场真正的升学庆祝。她告诉记者,这场宴会不浮于表面,不只为庆贺,她想要感谢所有为她付出的家人们,和给她鼓励的同窗好友们。从确定酒店到设计环节,从撰写主持稿到剪辑成长视频等,都由她一手包办。为活跃气氛,她还在现场为大家带来一曲琵琶弹奏。当她看到了父母脸上的笑容,听到亲朋好友们真挚的祝福,她觉得,那一天的幸福感还是挺强的。“青春永不定义,玫瑰向阳而生,十八岁成年亦乘风。”宴席结束后,她在朋友圈给自己写下这句话。
“十几年寒窗终得硕果,作为家长格外高兴,想要庆祝一下,让孩子拥有更多美好回忆,是人之常情。当然我们也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毕竟她才是主角。”合肥市民秦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今年考上了理想的院校,但和父母明确表示过不想办升学宴,想趁着这个暑假好好放松一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秦女士决定顺从女儿的意愿,不办宴席,不收礼金,给孩子一个清清爽爽的暑假。
每位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宴请来庆祝成功升学,分享喜悦、答谢好友。探访中有不少家长认为,虽说亲戚朋友间讲究礼尚往来,但应有个度,不能仅仅是为了维持人际关系,真正的庆祝应该更加注重孩子内心的感受,而非外在的奢华与排场。“我们不希望给孩子压力,办宴席不是肯定孩子学习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一场难忘的旅行、一次有意义的陪伴都可以庆祝自己迈入人生新的阶段。”
有的升学宴是为庆祝考生结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站上了新的起点而办;有的升学宴则是为父母亲朋之间的人情往来而办,水涨船高的礼金更成为一种负担。随着年轻一代观念的改变,00后、05后更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而非外在的形式,传统的大规模宴请正在被主打新而美的小范围家庭聚餐所取代,让宴请真正体现心意,实现宾主尽欢。喜事何必竞奢靡,清茶笑语两相宜。何不以一场“走心仪式”代替“酒席喧嚣”,用“共同见证”代替“迎来送往”。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