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安徽省8名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律师再次启程,奔赴祖国边疆,提供法律援助。自2009年起,安徽省先后选派15批74名、116人次志愿律师连续15年不间断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今年出发的队伍中,参加过多次“1+1”志愿行动的陈贤、曹旭之子曹天楚名列其中,29岁的他接过了父母的法援接力棒。
15年累计办理法援案件6913件
15年间,安徽律师接力奔赴中西部偏远地区、高海拔高寒藏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弘扬“1+1”志愿者精神,将法治追求融入法律援助工作,成为扶弱济困的“守护人”、矛盾纠纷的“减压阀”、平安和谐的“稳压器”、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不断书写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开展志愿服务的动人佳话。我省“1+1”志愿律师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913件,帮助化解矛盾纠纷1023件,提供法律咨询6万余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72 亿元。
15年间,安徽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立足安徽所能所长、受援地所需所盼,把“1+1”行动打造成安徽律师行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示范引领的工程,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连续多年被评为“1+1”行动先进集体。
8名志愿律师再出发
2023年,我省6名志愿律师高质高效开展法律援助,一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3件,代写法律文书389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714万元,将法律援助办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将法治阳光播撒到最需要的地方。
安徽慕春律师事务所田金好律师先后6年参加“1+1”行动,坚持让法律的温暖照得更远、更深,在甘肃迭部县一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5件,挽回经济损失80万元。安徽光淮律师事务所李艳律师连续3年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从事“1+1”行动,坚持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2023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余件,为受援人依法挽回经济损失168万元,被苗族人民亲切地称为“永远的苗乡女儿”。
安徽汇龙律师事务所苏杰律师在西藏有过12年的从军工作经历,2023年他不惧高寒,再次返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县等地留下了他办案的身影,为雪域高原的群众播撒法治阳光。
6名志愿律师拓展普法阵地,传递法治精神,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边疆地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助力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年间,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482人次,组织开展普法宣传讲座共计89场次。
2024年,根据各地上报情况,经审查并报司法部同意,最终确定由8名律师参加今年的“1+1”行动。
他们分别是: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刘强律师;北京大成(合肥)律师事务所王亭律师;安徽汇龙律师事务所苏杰律师;安徽开仁律师事务所曹天楚律师;安徽净源律师事务所路万里律师;北京盈科(芜湖)律师事务所王璐律师;安徽明泉律师事务所李祎律师;安徽大旗律师事务所朱友花律师。新一批志愿律师中除了苏杰律师是连续2年参加“1+1”行动,其他律师都是首次参加,安徽开仁律师事务所、安徽明泉律师事务所多名律师参加过“1+1”行动,如今接力棒也交给了新的志愿律师。
“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父母就去了边疆做法援律师,虽然条件苦,但是意义重大。受父母的影响,我一直梦想着能去做他们曾经做过的事,走他们走过的路。”曹天楚说,出发前,母亲对他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做人,努力做事。”
15年来,安徽志愿律师舍小家、为大家,把岗位当阵地坚守,把工作当事业追求,把服务地当故乡守护,用智慧、汗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安徽律师力量。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