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自驾游成为了广大游客出门游玩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暑假,带上全家老小自驾游玩。8月上旬,记者走访发现,包含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28个县(市、区)的“大黄山”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自驾游爱好者的首选之地,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自驾游玩,纵览皖山皖水,尽览徽风皖韵。
宣城S346荆白路:穿越古今纵览徽州文化
驱车踏上宣城绩溪S346荆白路,巉岩峭壁,飞瀑流泉,通天石梯直入云端,来往游客在“江南第一关隘”“摩崖石刻”等景点打卡拍照……这条修建在岩壁上的古道就是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齐名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徽杭古道。来到徽杭古道,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徽商与浙商互通贸易的繁荣年代,远望群山连绵,彷佛可以感受古人在崇山峻岭间开凿这条“超级工程”的勇气和智慧。
“在我刚工作的时候,来徽杭古道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县里的,2010年前后,省内驴友开始多了,现在江浙沪的游客比例增长得很快,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汪帮华是土生土长的绩溪人,工作后成为徽杭古道景区的一名管理人员,亲眼见证了徽杭古道的变化。据他介绍,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徽杭古道游客接待量持续增加,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四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客流来自苏浙沪,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
全长102公里的荆白路,横跨徽岭南北,不仅有徽杭古道,沿绩溪县第一大河“登源河”一路向东,途经千年仁里、龙川等7个A级景区,8个乡镇,沿线国家、省级古村落25个,被喻为“明清时代”缩影。驱车行驶在S346荆白路上,两侧风光如画,让人心旷神怡。山间云雾缭绕,溪流潺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沿途乡村依托这条公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
黄山呈灵潜旅游公路:名山秀水一路风景
呈灵潜旅游公路全长20.5公里,如同一条精美的项链,将呈坎、灵山、潜口等景点串联成一个环。这条公路不仅展现了黄山地区绝美的自然风光,还保留了浓厚的徽派文化底蕴。沿途山峦起伏,溪流潺潺,仿佛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
灵山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徽州方氏聚居的古村落之一,周边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古梯田1000亩、竹海3000亩。如今,以灵山村为核心投资建造的大灵山旅游度假区项目今年“五一”已实现核心景区试营业,暑期也迎来了景区的自驾游热潮。
“游客大多是自驾来到这里,不仅吃喝玩乐还会特意来购买灵山村的贡米、西瓜、竹编、酒酿等特产,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呈坎镇副镇长詹九洲告诉记者,随着呈灵潜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灵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灵山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启动建设,更是为灵山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上秋天了,呈坎的徽州‘晒秋’也会迎来一大批自驾游的游客。”詹九洲介绍说,呈灵潜旅游公路自驾游的旅客越来越多,沿线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呈灵潜旅游公路沿线的呈坎村举例,最初只有10多家民宿,近两年快速发展,现在已达到90多家,而那些高端民宿,一年的收入都在一二百万元。
池州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开启富硒养生之旅
池州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以其独特的富硒资源而闻名遐迩,入夏以来,自驾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前来避暑修养的游客络绎不绝。石台县作为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其含硒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9.7%。这里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土壤富含硒元素,为游客带来了一场独特的健康之旅。
池州市石台县“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起自矶滩县界,沿国道G237一路往南,在石台县城转至省道S473,经大演乡,至仙寓镇,最后达到源头李村,全程54公里,车行耗时1小时15分。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融合了石台的山、水、洞等特色景点和石台生态硒餐,形成了一条经典组合线路。从百丈崖的飞瀑流泉到蓬莱仙洞的奇幻瑰丽,从牯牛降的雄奇险峻到怪潭漂流的惊险刺激,每一个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富含硒元素的健康美食,感受身心的愉悦与放松。
驱车行驶在风景道上,许多游客都是慕名前往“中国富硒第一村”——大山村。“我们大山村里的民宿在暑假基本都需要提前预定,很多省内以及江浙沪的游客结伴而行,一住就是半个月。”大山村村支书王自建告诉记者,这两年自驾到大山村的游客逐年递增,伴随着民宿农家乐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179家(含祁门县叶家37家),拥有床位3867张。同时,今年今年6月,仙寓山景区内一座以康养为主题、拥有124间客房的瑞昶硒渚酒店正式开门营业,据酒店负责人熊飞介绍,7月下旬到目前,洒店基本客满 ,绝大多数客人都是自驾而来的散客。
安庆马畈产业路:乡村旅游连接“诗与远方”
路过田野和树林,遇见村居和民宿,行驶在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马畈产业路,一路风景一路畅行。“开车带家人行驶在路上,摇下车窗感受山间清凉的风,道路两旁是看不尽的绿色,养眼又养心。”从江苏自驾至石关乡马畈村的游客马先生告诉记者,一直听说石关乡很凉快,自驾也很方便就带着全家来避暑。
石关乡地处大别山腹地江淮分水岭,夏季平均气温25摄氏度,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马畈村所在的石关乡成了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吸引着许多自驾而来的游客。马畈产业路于2022年9月建成投用,全长近7公里。道路建成以后,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马畈村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以村集体为主导实施了一宅两院、观光茶园、茭香田园等乡村农旅项目。
除了夏天避暑,冬季因山区寒冷成为旅游淡季,但伴随着冰雪运动的火热,石关乡建成安徽省首个高山滑雪场——大别山滑雪乐园,“冰雪经济”正风生水起,冬季自驾游依旧火热,一个雪季可接待游客3万人次。
如今,马畈村从往日的穷乡僻壤蝶变成了“诗与远方”的故乡,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松、冬滑雪”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格局喜迎各地游客。(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图片由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