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办公厅8月26日发布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省将力争培育营业收入百亿级集群35个;到2030年,力争每个县(市)至少培育形成1个营业收入百亿级以上集群。
大力引育“瞪羚”“独角兽”企业
我省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兵团式、阵地战”的打法,走好“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成长路径,大力引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企业,努力把集群培育成为各类重大产业基地的后备军和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给出了具体目标:到2025年,力争培育营业收入百亿级集群35个,集群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到2027年,力争培育营业收入百亿级集群45个以上、千亿级集群1个,集群营业收入总规模突破1.4万亿元。
到2030年,力争每个县(市)至少培育形成1个营业收入百亿级以上集群,千亿级集群达到3个,集群营业收入力争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100个左右。
开展集群品牌建设试点
我省将实施集群创新发展行动,引育群主企业,主动承接沪苏浙等地区产业转移,力争每个集群招引培育2~3家集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及技术服务于一体,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同时,创建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有关县(市)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品牌服务平台,开展集群品牌建设试点,积极申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等品牌。支持建设集群展览展示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公共营销渠道,积极推动品牌宣传推广。
搭建产业创新平台,我省鼓励以市为单位组建科创飞地,在基础条件建设、科研设备购置以及运行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建立“走出去”便捷通道
我省将实施集群数字化改造行动,推动集群企业加快“上云上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广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积极争创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先支持集群企业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我省还将实施集群“走出去”行动,充分发挥自贸区及联动创新区带动效应,建立集群企业“走出去”便捷通道,推动集群融入长三角产业链、研发链、出口链。支持有需要的集群企业开设中欧“定制班列”,提升对外开放能力。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支持相关集群与“新三样”骨干整机厂合作,加大优势产品出口竞争力。(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高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