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站起来的时候含胸驼背勾着腰,躺下来的时候濠濠的胸可以放一大碗水,而且经常感冒生病,原来是漏斗胸。记者从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医院安徽医院)了解到,今年暑期,该院胸外科共接诊了百余例漏斗胸患者,“凹胸”、“凸腹”、“圆肩”、“驼背”是患者们共有的特点,此种疾病诊断为漏斗胸。
濠濠(化名)来自阜阳,出生的时候就跟正常孩子不一样,前胸是向里凹进去的。随着一年一年的长大,他的胸凹的也越来越厉害,站起来的时候含胸驼背勾着腰,躺下来的时候濠濠的胸可以放一大碗水,看起来很没有精神,而且经常感冒生病、体型偏瘦,生长发育也差,活动量也差。
日前,父母带着濠濠来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医院安徽医院)胸外科就诊,被诊断为漏斗胸(极重度),该科主任段贤伦团队根据濠濠的疾病特点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手术。术后濠濠告别“凹胸驼背”,从此“昂首挺胸”。
据悉,今年暑期,该院胸外科共接诊了百余例漏斗胸患者,该类患者有共同特点:“凹胸”、“凸腹”、“圆肩”、“驼背”。
漏斗胸(funnel chest)表现为部分胸骨、肋软骨及肋骨向脊柱呈漏斗状凹陷的一种畸形,形似漏斗故而得名,是小儿最常见的胸廓畸形。漏斗胸的四个特点分别是:凹胸、凸腹、圆肩、驼背。
漏斗胸在一岁以内基本可以发现,常常表现为孩子前胸壁相对凹陷,在发现漏斗胸后,患者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严重,症状在3岁以后逐趋明显,“凹胸、凸肚、消瘦、发育差”。
“漏斗胸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段贤伦介绍,重者可因为畸形的肋骨胸骨压迫心脏和肺脏,造成严重的心肺发育不全、功能受损,表现为活动后心慌、心悸、气喘,心前区疼痛,可听到功能性心脏杂音,肺活量减少,反复发生感冒、肺炎等疾病。大龄患儿可出现自卑、害羞、社交障碍、内向、孤独、固执、敌意与无安全感等心理影响。
目前,对于漏斗胸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对于不是很严重的漏斗胸患者,在三、四岁可以进行保守治疗,比如用负压吸盘治疗,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会选择手术治疗。患者3岁以后就可以进行手术,因为骨头凹进去以后已经发生畸形,通过手术能够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改善。
据介绍,胸腔镜下微创手术相对更有优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仅需1-2cm,术后疼痛轻,矫形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术后2天就可下床活动。
(钟稳稳 张良虹 江薇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