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慈善组织已达437家,总资产达52亿元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09-05 16:02:48

9月5日,正值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今年慈善宣传活动主题是“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当天上午,全省慈善项目交流展示活动、2024年省暨马鞍山市“安徽慈善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分别在合肥市、马鞍山市启动。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2024年8月,全省累计登记或认定的慈善组织达437家,全省民政部门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2023年底总资产达52亿元。

安徽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增长

省暨马鞍山市2024年“安徽慈善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安徽慈善课堂”正式开课,同时发布了《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指引(2024版)》,宣读2024年度“慈善一日捐”倡议书,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安徽慈善宣传周”期间,全省将举办“慈善一日捐”、互联网募捐、慈善供需对接、慈善义卖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近年来,安徽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慈善制度日益健全,慈善力量有序增长,全省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22年起,在全省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累计募集善款超1.6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扶危济困、安老助孤的慈善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培育多元主体,壮大公益慈善力量,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增长,慈善组织活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慈善组织437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91家;其中,省级慈善组织121家,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26家。截至2023年末,全省慈善组织总资产52亿。创新开展社会企业培育认定,目前已认定8家,正在申请认定的20余家。

实施社区公益慈善三年行动

安徽一批重大慈善项目正有序推进,筹募款物4600万元用于实施安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主要集中在困难群众救助、养老、未成年人服务等民生领域;募集资金385.49万元支持“聚社力·兴乡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惠及困难群众15000余人。

同时,实施“善行安徽”系列慈善行动计划。慈善助困计划筹得善款1000万元,按照每人2000-2500元标准救助我省14个县区4500名困难群众。慈善助学计划筹得善款1250.15万元,发放物资价值300万元,3.7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大学生受益。慈善助老(助餐)计划捐赠300万元用于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资助全省19个老年助餐服务点,惠及社区周边老人及群众约两万人。慈善拥军计划筹得善款100万元,帮扶六安市贫困红军、革命烈士及其后代280人。

此外,出台《安徽省建设社区公益慈善发展新生态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实施社区公益慈善三年行动,努力打造“有阵地、有资源、有人才、有氛围”的社区公益慈善“四有”发展体系,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慈善活跃在群众身边。各地以社区(村)或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建立社区(村)基金,并积极探索乡镇(街道)、社区(村)与慈善组织合作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统筹急救难基金和村社互助基金等方法路径,目前,全省社区(村)基金试点超1855只,募集资金超9700万,有效发挥了社区慈善帮困扶弱、盘活资源、激发潜能的作用。

多项全国率先,促进慈善健康发展

为了积极动员挖掘慈善力量,安徽在全国率先印发《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指引(手册)》,就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有关捐赠优待政策、捐赠方法路径等予以明确,积极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上市公司、企业家设立慈善信托,结合企业ESG目标,引导优质慈善资源持续稳定投入我省公益慈善事业,支持企业建立企业基金会、设立冠名基金、实施冠名项目等,全方位壮大我省慈善力量。

安徽强化监督管理,促进慈善健康发展。在全国率先对省本级慈善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率先采取省市县联动的办法对慈善组织公开募捐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自2021年起,平均每年抽选总量25%的慈善组织,启动一轮为期四年的专项监督评估计划,至2024年已实现全覆盖,努力构建“前置指导、全面监测、重点检查、关键突破”“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全省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率、年度报告率均居全国前列。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