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是重阳节,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获悉,合肥市百岁老人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24年9月已达803人。其中,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区是肥东县,有202人;百岁老人中年纪最长的是蜀山区的井岗镇的高玉莲老人,已有111周岁高龄。
从区域分布来看,合肥地区百岁老人最多的是肥东县,有202人。此外,瑶海区有44人、庐阳区有53人、蜀山区有68人、包河区有64人、长丰县有106人、肥西县有65人、庐江县有55人、巢湖市有100人、新站高新区有19人、合肥经开区有14人、合肥高新区有13人。
从历史数据对比看,2018年,合肥市百岁老人453位;2021年,合肥市民政部门曾编纂过《合肥百岁老人档案》,当年有600多位百岁老人、而到了2023年10月重阳节再统计,合肥市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700人,达到701人。最近这一年时间,合肥百岁老人又增加了102人,总数达803人。
近年来,合肥市持续提升老年人福利,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养人之城”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其中,合肥市为百岁老人建档立卡,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自2021年1月1日起,合肥市建立高龄津贴动态调整机制,并连续两年提高高龄津贴标准。现行标准为:80-89周岁高龄津贴每人每月120元;90-99周岁高龄津贴每人每月240元;10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每人每月600元。
以肥东县为例,肥东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9月底,肥东县共有在册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4.3万多人,其中,80-89周岁36380人,90-99周岁6468人,100周岁及以上202人,共计发放包括百岁老人在内的高龄津贴6069960元。
为了促进老年助餐服务的高质量长足发展,合肥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地方立法。同时,统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2022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在全国120个城市中,合肥养老服务领域得分居全国第一。
为了改善高龄老人的生活居住环境,肥东县持续推进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多渠道解决社区独居、空巢、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就餐难题,兼顾解决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就餐问题,截至目前,该县共建设完成老年助餐机构121家,投入县级运营补贴2169.3万元。自老年助餐系统上线以来,全县共有18919名低收入老年人享受了助餐服务,累计就餐167.2万余人次,消费金额达1685.9万元。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