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絮杨树育种研究获突破 皖北地区拟优化树种,治理杨絮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10-16 16:15:02

每年春夏之交,杨絮漫天飞舞让我省不少地方尤其是皖北地区的群众感到备受困扰,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应对,也采取多种治理措施。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皖北地区杨树品种优化和树种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近期正式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省将摸清杨树雌株资源底数,分期分批开展杨树品种优化和树种结构调整。到2035年,城镇、村庄及居民集中区域新造人工林优良乡土树(品)种或雄性杨树所占比例达90%以上,良种壮苗率达90%以上。

雌性杨树在繁殖季节受精产生饱满的种子,导致杨树飞絮。近年来,我省开展无絮杨树育种研究,在杨树雌性不育和雄性选育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全面排查辖区范围内杨树雌株栽植情况,确定现有杨树雌株栽植面积、树龄、位置等基础信息,建立现有杨树雌株资源数据库。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根据调整需求和实施能力,分轻重缓急,实事求是制定杨树优化调整计划,分期分批开展杨树品种优化和树种结构调整,确保科学、稳妥、有序推进。《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制定调整计划时,优先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交通要道,城市、乡村居民生活区和景区周边,第一轮退耕还生态林成过熟龄杨树以及林地上的低产低效杨树片林,逐步替换成适宜优良乡土树种。

树种结构调整,选择什么树种?《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结合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人文传统,区分不同类型做好绿化设计和树种选择,“优先采用适应性好、抗性强、寿命长的乡土树种,鼓励使用乡土树种和树形优美、观赏价值高的彩色乔木树种,以及产量高、质量好、效益优的经济树种,审慎使用外来树种。”依据我省乡土树种名录,科学选用2~3种主导或骨干乡土彩色树种进行绿化美化。“严禁外来树种集中连片绿化,防止‘奢侈化、媚外化’等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绿化造林。”

《方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严格种苗质量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苗、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等行为,严禁劣苗、劣株、劣种入市、交易、流通,保障林农、苗农合法权益。规范开展绿化栽植,开展杨树更新造林时,充分保护原生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珍稀植物等,禁止毁坏表土、全垦整地等,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退化。尽可能避免一次性、大面积皆伐杨树纯林,鼓励采取伐前更新造林等方式开展杨树更新。“避免片面追求景观化,严禁脱离实际、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搞绿化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