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笔记】回忆恩师费顺生
来源: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10-21 15:37:48

记忆中的费老师窄脸,尖下巴,身材瘦削,其貌不扬。他常穿一件浅灰色中山装,背手踱步,不见轩昂器宇。

费老师是语文老师,他的语言风趣幽默,他的课堂总是充满乐趣和活力。记得他给我们上《促织》这课,讲到“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旋见鸡伸颈摆扑”这一情节时,他就撮起手,瞅成斗鸡眼,伸颈摆脖,跳跃而起,在讲台前即兴表演了一场斗鸡舞。“哈哈哈”“哈哈哈”,同学们笑得满地找牙。费老师不仅会“跳”,更会唱。毕业四十多年了,我们许多同学还会背诵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原因是费老师在课堂上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教我们唱会了这首词。那优美的曲调和旋律至今飘荡在我们的脑海里,那首词也就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那种轻松愉悦的“唱读法”(费老师用语)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愉悦教学法。我记得我们高三复习的时候,他指导我们按时间顺序梳理文学常识,在没有任何复习资料的年代,这个方法非常管用。这不就是我们今天的“自主学习”理念吗?费老师的许多教学理念是超前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曾经是大学老师呢。费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高材生,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安徽支教。早先在阜阳师范学院任教,由于时代变迁,几经辗转,最后在广德中学安营扎寨。成为他的学生是何等的缘分!

作为班主任,费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当时担任我们文科班的班主任,文科班的学生向来是活跃的,一些同学背后喊他“老豁牙”。有一天,几个同学在出黑板报,其中一个同学正津津有味地说:“……老豁牙看到了……”说曹操曹操到,费老师正从前门进了教室,顿时说话的同学吓得舌头半天缩不回去了。费老师先怔了一下,继而心平气和地说:“我五十几岁了,老了蛮;门牙掉了,讲话灌风,不就是老豁牙蛮。”同学们集体做了一次深呼吸,又愉快地干活了。费老师的宽容与自嘲呵护了学生也默化了学生。面对犯错的学生,他从不粗暴批评,而是用幽默睿智的语言让学生开悟。那时班上几个“懂事早”的学生做出谈恋爱的样子,费老师没有声色俱厉棒打鸳鸯,而是调侃道,“你们那不叫恋爱,叫相互倾慕。”“你们现在好好学习,以后在大学里能遇见更好的。才华横溢的,貌美如花的,任你挑选。”嬉笑声中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记得在一次语文课堂上,我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铛—铛—铛”,下课的钟声敲醒了我,费老师走到我桌前,轻轻拍着我的头说:“你这个小丫头,听懂了就趴桌上睡觉,快去做操喽。”我听出了老师的微词,更感受到满满的师爱。费老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听他教诲如沐春风,以致外班的学生也慕名而来,向费老师倾诉烦恼,他们总是郁闷而来释然而去。这个外表瘦弱的老头内心要蕴蓄多大的能量才能给予学生如此的爱与智!

费老师辞世已有三十多年,他的深厚的学养,高尚的修为,满满的爱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我常想,我们的中学老师,成天围着自己的几十上百个学生,做着一些看似平凡琐碎甚至乏善可陈但又意义非凡的事情。他们就像萤火虫,用自身微弱的亮光,去刺破学生的蒙昧;他们更像保姆,搀扶着拉扯着助推着小镇学子,使之站稳行正走远。

(刘家祥)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