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拥有陶铝新材料、平山电厂135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等多个世界第一、世界领先企业,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皖能储能电站”。加快科技创新,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徽高新技术开发区、安徽省创新型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这是曾经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安徽省淮北市在探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交出的答卷。
近年来,淮北市育“新”提“质”,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围绕“五群十链”产业,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绿色食品产业方向,以科技创新引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转型升级焕发新动能
作为原先从事焦炭、甲醇等煤炭粗加工的单一园区,近年来,淮北临涣化工园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聚焦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延链补链,加快融入长三角分工协作体系,目前已形成电子化学品、功能助剂、高端药物中间体、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五大产业集群,年产值200多亿元。
来自江苏泰州的安徽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此落户,主要生产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醛等化工产品,通过与高校开展的产学研合作,企业生产的胶黏剂纯度达99.99%,达到行业领先的电子级标准,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产品远销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时落户这里,主要看中园区产业链条完整,配套能力强。”10月23日,安徽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告诉记者,“甲醇是我们主要的原料,园区内的临涣焦化可满足供应,完善的上下游配套,显著减少了我们的运营成本。这种产业配套,促使我们扎根园区快速成长。”
2023年,瑞柏新材料实现产值16.5亿元,今年1至9月份,实现产值23.22亿元,预计全年可达到30亿元。王辉告诉记者,下一步,瑞柏新材料继续延伸产业布局,上马醋酸加工厂,进一步向上游延伸。
同样位于临涣化工园区的安徽碳鑫科技是一家以甲醇、乙醇生产,着力非粮乙醇技术新赛道的科技型企业。今年2月28日,成功产出了“第一桶”优质乙醇,开启了淮北矿业集团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新路线。
“从6月底开始生产至今,月产能5万吨以上,预计本年度产能可达30万吨。”碳鑫科技总工程师朱磊表示,目前,碳鑫科技的乙醇产品已销往全国7个省份,南至广东珠海,北抵河北石家庄,实现了产销平衡。此外,碳鑫科技公司年产3万吨乙基胺延链项目也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1月将完成安装。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公司将加大与科研机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快推动技术改造,不断做好做大做强“煤化工延链”文章,实现由乙醇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激发新活力
10月22日,走进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的蓝蓝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在快速运转,生产滚子凸轮数控四轴、五轴转台,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蓝蓝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由深圳市蓝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是工业母机、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制造厂商,落户杜集区填补了同类产品空白。
“项目一期今年3月试生产,6月正式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半年时间。”公司总经理游义明向记者介绍,项目建设年产1.2万台套各类CNC部件(高端数控机床核心部件)及相关配套产品生产线,全部竣工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
除了蓝蓝科技,近年来,杜集区还引进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企业,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双招双引”,创新引领、质量优先,加快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阔步向“新”“碳”出新路径
10月22日,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的淮北零碳智慧物流产业园仓库内,工人们正在从火车上卸运钢材,仓库内,一摞摞钢材码放整齐。
随着煤矿关闭退出,矿区土地、厂房、铁路线等资产大量闲置,淮北矿业集团在原“石台煤矿”旧址上投资建设淮北零碳智慧物流产业园,有效盘活了石台矿闲置土地、房屋建筑以及铁路专用线等既有设施,成为资源枯竭地区与国有企业合作发展的“转型新样板”。
“淮北零碳智慧物流园以铁路为核心运输方式,以综合性、智慧化、零碳绿色为差异化竞争力,力争打造皖北地区一流零碳智慧物流产业园。”物流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开展粮食中转业务约10000吨,钢材中转业务约6000吨。”
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约3.4亿元,包括新建集装箱装卸场、露天堆场、1#跨线仓库、2#大宗物资库,维修改造既有建筑物面积14000平方米,专用线铁路改造以及园区配套基础建设。此外,园区屋面光伏装机量1.92兆瓦,年发电量约200万度,可满足园区基本用电需求。
未来,园区还计划投建重卡换电站,并积极引入新能源运输车队,逐步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公路运输方式,让老矿区焕发“新”活力。
转型升级焕发新动能,科技创新激发新活力,阔步向“新”“碳”出新路径。2023年,淮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5.5亿元、增长5.3%,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均创6年来最好成绩。今年上半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698.8亿元,同比增长4.0%。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