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处坠落全身多处骨折,安徽首次开展机器人辅助微创骨盆手术挽救生命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4-11-09 19:48:16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创伤骨科团队成功为一位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骨折的患者实施骨盆微创复位手术,术后拍片示复位效果良好,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顺利进入康复训练阶段,并于近日出院。此次手术,医生团队多了一位“好帮手”,手术全程在骨盆复位机器人协助下进行,这也是安徽省首次开展机器人辅助微创骨盆手术。

10月初,家住阜阳的海女士不慎从高处坠落摔伤,全身多处剧烈疼痛,无法活动。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海女士被转运至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诊断为多发伤、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前臂骨折,需要多次手术,这其中骨盆骨折最为致命。

手术现场

据介绍,骨盆上接躯干,下接双腿,是人体骨骼的中心,被丰富的肌肉和软组织包裹,承托着直肠、膀胱、子宫、卵巢、前列腺等重要脏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三维结构。骨盆的稳定性关系着人体的稳定性,一旦骨盆骨折,不仅会导致瘫痪,严重的可能因为大出血导致死亡,骨盆骨折也是人体最严重的一类创伤。

手术现场

常规骨盆复位手术需要在髋关节周围切开约20到30厘米长的切口,确保把整个盆骨暴露出来具有手术视野,手术创伤非常大,也因此被认为是骨科最“惨烈”的一类手术。同时,由于单靠医生的人力难以保证复位时绝对的力量和稳定性,术中需要多次通过实时影像检查比对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

据该院创伤骨科主任徐玮介绍,采用骨盆复位机器人辅助骨盆手术,医生可以通过术前自动手术规划、术中3D实时可视化导航、辅助骨折复位操作、自动手术规划等技术,完成从骨折闭合复位到微创固定的全手术全流程的智能化手术操作,从而让过去的大创伤、高难度手术变得创伤更小、更加精准。

复位之前骨盆移位明显

对海女士病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徐玮带领团队研究分析。考虑海女士才二十出头,不仅要尽全力挽救患者生命,更要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团队决定在最新一代的骨盆复位机器人辅助下进行微创骨盆手术。

手术当天,徐玮操作机器人“手臂”,根据事先规划好的定位点,在患者的骨盆位置切开5个约2厘米的切口,同时根据实时影像,操作机器人“手臂”前端的5根“手指”,钉入骨盆相应位置。紧接着,“手指”按照规划好的路径缓缓移动,在医生操作下完成闭合复位,影像检查确认复位成功。随后,在机器人实时成像导航指引下,医生完成微创置钉固定骨盆,成功完成手术。

机器人复位后骨盆情况,复位效果满意

徐玮介绍,机器人辅助骨盆手术的最大优势是只需要提前预设好定点和复位轨道,就可以突破人体局限,按照医生意愿完成高难度的手术操作,指哪打哪,以最小的代价把骨盆调整复位成功,让患者少受罪早康复。可以说,机器人不仅是骨科医生更清晰的“眼”,也是更有力的“臂”、更精准的“手”。

据介绍,目前,骨盆复位骨科机器人已经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常规辅助创伤骨科医生开展手术。

(田丰 方咏  安徽商报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