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逐梦”展览在安徽名人馆序厅正式开幕。展厅中央安徽名人浮雕上,詹天佑先生目光坚定。中国铁道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傅梅胜在开幕式上表示:“这次展览的主人公詹天佑先生是徽州人。”“我们有幸把展览送到安徽名人馆,深切缅怀詹天佑先生为祖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展示智能化中国高铁—京张高铁的最新成就,非常有意义。”
本次展览由安徽名人馆与中国铁道博物馆共同举办,围绕中国铁路之父、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与其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条铁路——京张铁路故事展开,回顾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奉献的毕生精力和心血,聚焦跨越百年后的中国智能高速铁路新标杆——京张高铁,展现建设全过程以及服务北京冬奥会内容。
步入展厅,使用高清图片打造的老清河火车站场景首先映入眼帘,吸引了不少观众拍照打卡。傅梅胜介绍,历经百年风霜,老清河火车站如今已经停止客运业务,随着京张高铁的开通,一座采用曲面屋顶、陶板镶嵌等结构工艺,使用各类智能化设备的新清河站取而代之。清河站的变迁,背后是中国铁路的百年发展。“新老两条铁路线,也见证以詹天佑先生为代表的铁路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是安徽名人馆的重要展陈人物。”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处长杨圣兵表示,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建成,当时火车的时速是35公里。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的生动写照。”2019年京张高铁的建成通车再次书写了中国铁路发展的新篇章,充分显示了中国速度、中国智慧的强大实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