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合肥市瑶海区漕冲消防救援站王问问:“快一秒,就能多救一条生命”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12-16 11:21:41

从武警战士到专职消防员,身份变了但职责永远不变。现任合肥市瑶海区漕冲消防救援站代理政治指导员的王问问,坚持锤炼过硬能力、带出过硬队伍,以实干担当谱写了一篇篇励志奋斗、催人奋进的青春华章。

“快一秒,就能多救一条生命”

从小就有军人情结,怀揣军旅梦,2015年王问问在武警部队退伍后,毅然加入到消防队伍,随队转改后化身“火焰蓝”。15载的纪律部队生活见证了他始终如一的坚守,因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王问问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新征程上走得愈加坚定、愈加自信。

2021年7月,河南遭受百年一遇洪灾,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星夜驰援郑州,王问问无暇顾及即将分娩的妻子,毅然跟随队伍出征,直到整个任务结束,他说:“我是突击队的主力,也是分队的负责人,如果关键时候我迟疑了,当了逃兵,势必会影响整个作战行动,为身边战友带了坏头,我们去增援的是河南‘大家’,只有‘大家’好了,‘小家’才会好”。”

在队友眼中,王问问不仅是作风顽强的“管理精英”,更是敢打头阵的“训练尖兵”,无论严寒酷暑,他从未间断,为的就是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确保打赢!他常说:“灭火救援中如果能快1秒,也许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也让王问问身体亮了红灯,在备战总队实战化比武竞赛期间,他半月板损伤、膝盖积液、交叉韧带撕裂,但为了不影响整体队伍成绩,他通过打封闭针、绷带缠、胶带捆等方式咬牙坚持,最终夺得优异成绩,过硬的战斗作风感染了身边战友,整个团体成绩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火场让出呼吸器 自己吸入毒气

2100余次消防救援的生死考验,2100余次初心誓言的战斗洗礼,王问问时刻准备深入最危险的火场、承担最危险的任务、完成最难完成的任务,坚持把“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作为矢志不渝的任务追求。

此前合肥市肥西县用世生活城发生火灾,王问问主动请战,毫不犹豫冲进事故现场搜寻被困人员,当发现2名工人无力逃生时,他立即为被困人员戴上空气呼吸器,最终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由于不慎吸入了有毒烟气,严重损伤呼吸道,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和退却,直至所有群众脱离险境!在这次灭火救援行动中,他和队友们救出遇险群众10余人,疏散人员70余人。

2020年7月,安徽庐江县普降大雨,水位涨势迅猛,王问问带领2艇12人紧急驰援,现场房屋倒塌,电线缠绕,复杂程度远超想象。王问问装备齐全,登上舟艇驶入洪水,向着被困群众方向驶去,来来回回数十趟,像瞭望哨一样注视着水面一切,时刻提防可能的危险……队员们几次想把他替换下来,但他没有丝毫怯意,坚决不下“洪”线。经过日夜连续鏖战,最终跟随支队突击队成功营救被困群众。

倾囊相授技能 带领同事共同进步

“所有我会的技能全都倾囊相授,作为一个集体,大家要共同进步。”王问问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问问任职救援站工作期间,队站成绩在各项比武竞赛考核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总队、支队评为“先进救援站”,被合肥市表彰为青年文明号,10余名队员报考加入到国家队,2名队员走上代干岗位,一座“先进站”逐渐成为“标兵站”。

因所带漕冲救援站成绩突出,更是作为合肥消防支队首个试点“防消联勤”救援站,王问问创新试点模式,通过“防消联勤”检查有效提高消防员的防火检查、宣传教育和火灾调查能力,使消防员掌握了消防设施及消防监督执法相关知识,激发了参与监督执法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消防员参与监督执法实操能力,全面提升了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和火灾防控水平。(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