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24国际徽商精英年会暨徽商回归合作交流大会在芜湖举办,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及全球各地安徽商会负责人、皖籍企业家等约500人参加。为“徽商回归”牵线搭桥,大会期间,专门安排了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大黄山专场对接会。在当天举办的大黄山专场对接会上,徽商企业家与大黄山四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共叙情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观点
用大产业观来看待旅游产业
大黄山在哪儿?“其实很多人都去过,山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水有长江、新安江、太平湖、花亭湖、南漪湖……”“大黄山有奇绝的风光、卓绝的生态、冠绝的人文。”安徽省大黄山文化旅游创意发展协会会长、上海蓝镇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胡劭平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和文旅运营,参与了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指导规划。在当天的大黄山专场对接会上,他作为重点发言人,向徽商企业家推介大黄山。
28个县(市、区),4.41万平方公里,931.6万常住人口。“4.41万平方公里内,有227个A级景区,是中国A级景区八大集聚区之一,也是中国四处世界双重遗产地之一。”“大黄山还是徽文化的发源地,背靠中国最大规模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也就背靠着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他介绍,在相关部门前期开展的“大黄山”旅游资源摸底中,潜力项目至少有2500个以上。
资源潜力巨大,如何解决“旅游富民但不强城”的痛点?在胡劭平看来,“大黄山”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也应对标“世界一流”。“阿尔卑斯地区是世界顶级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过去很多人曾把徽州比作东方的瑞士,瑞士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上走过的历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
他认为,应该用“大产业观”来看待旅游产业。“以度假目的地建设为驱动,逐渐形成高质量旅游服务体系和高能级度假消费场景,推动泛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蓬勃繁盛,从而形成了地区旅游+和+旅游的大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胡劭平现场推介大黄山
投资大黄山恰逢其时
全球徽商如何深度参与大黄山发展?胡劭平认为,国家提倡“两业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更加集聚,两条腿才能跑起来。大黄山的发展,旅游是手段是驱动,休闲度假旅游之外,还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彰显大黄山竞争优势及韧性的新经济模型应该是“钻石模型”。
“我们发展度假经济、会奖经济、运动经济、赛事经济、康养经济、创意经济及相关产业。当现代服务业发展得更好的时候,会反过来促进绿色制造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大家都能找到机会。”在他看来,大黄山带来的机遇不仅仅在4市28个县(市、区)。“芜湖、马鞍山、铜陵,皖南沿长江7市未来在产业的赛道上可以一起奔跑。”
2023年1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擘画大黄山建设的“施工图”。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在国内外推介大黄山。胡劭平认为,各级政府的重视与实实在在的支持都在向企业家们发出邀请。“近年来我们很多项目都回到了安徽,回到黄山,充分感受到了安徽优越的营商环境。”他向在场徽商企业家发出邀请:“投资大黄山现在恰逢其时。”
海内外徽商共话“大黄山”
■牵线搭桥
大黄山4市组团“吆喝”
多年来,国际徽商协会与各地安徽商会一道,情牵桑梓,坚毅前行,为“徽商回归”牵线搭桥,硕果累累。大黄山4市高度重视当天的大黄山专场对接会,各市投促局负责人带队,派出团队现场推介,与徽商企业家深入交流。 会议开始前,各地投资推介“小册子”就摆在了每位企业家的座位上,特色产业、优质资源、优惠政策,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非常感谢国际徽商协会精心安排这样一场专场对接会。”黄山市投促局副局长吴海涛第一个发言。“安徽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对黄山市来说,迎来了第二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吴海涛介绍,黄山是一座筑梦追梦圆梦的创业之城,创优营商环境走在安徽前列,全国261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排名第19位。“今年3月,全省大黄山建设动员部署会,我们结合现有的资源禀赋,整体谋划了20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2200亿元。”
休闲度假产业、医疗康养产业、文化服务数字创意产业、会奖赛事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黄山市茶园面积和产量占全省1/3,茶叶出口量是全国的1/6,菊花、中药材、臭鳜鱼、泉水鱼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臭鳜鱼,目前线上线下每年的产值已经突破将近50个亿。“诚挚邀请所有的徽商企业家们、老乡们,到黄山看一看,走一走。”
“名山、秀水、富硒地,加上一个好空气。”池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江胜华用一句话介绍池州优质的生态资源。“池州发展文旅产业优势比较明显。池州设州置府有14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有18个4A级以上的景区,九华山是5A级景区。”
交通便利,产业兴旺,江胜华介绍,近年来池州发展迅速,去年以来GDP增速在长三角27市里位列第三名。围绕大黄山建设,池州市成立专班,明确“456”发展思路。“聚力打造环九华山、池州主城区、沿秋浦河、环升金湖‘四大片区’;实施大策划、大招商、大项目、大营销、大服务‘五大行动’;发展休闲度假、医疗康养、会议会展、体育赛事、文化服务、创意经济‘六大产业集群’。”“池州正努力建设成为大黄山地区的核心增长极、高品质旅游强省的重要动力源,欢迎各位徽商企业家,到池州观光、考察。”
宣城市投资促进局四级调研员许琪常年在外地开展招商工作,非常了解企业家们关注的重点,直奔主题。“新能源产业在宣城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是支柱产业。”“汽车零部件是我们的传统产业,占比也比较大。”“宣城目前重点发展的三个优势产业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精细化工。”
许琪重点向企业家们介绍了近期正式签约的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项目。“作为两省市共建的重点项目,各位企业家可以重点关注,会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大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安庆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林介绍安庆丰富的文旅资源。2000多年前古皖国建都于此,“皖”字由此而来,安徽的“安”也出自“安庆”,安庆还有六尺巷、黄梅戏,数不尽的美食、美景……今年安庆正式印发《安庆市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一核三带三极”的文旅产业总体空间格局。“安庆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汽车、精细化工……非常欢迎各位企业家带着好的项目到安庆来。”
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会长詹长智主持对接会
■双向奔赴
“家乡情结一辈子忘不了”
“回到家乡在九华山住了一晚,早晨起来觉得眼睛都亮了,神清气爽。”绵阳安徽商会会长、绵阳百盟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俞业钊对大黄山生态环境赞不绝口。“在外打拼了二三十年。最近一直在黄山、九华山跟踪、对接,想找合适的机会回家乡做点事。”
平顶山安徽商会轮值会长、河南清源德盛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健刚是安庆人,在平顶山经营团餐多年。“这几年安徽的臭鳜鱼特别受欢迎,我办公室的小会所,一年就要消费一百多条臭鳜鱼,很多客户吃了一次还要来订购。”郭健刚对黄山的绿色食品产业、尤其是预制菜产业非常有兴趣。“希望有机会,把家乡优质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大市场。”
刘笃寿是海南安徽商会名誉会长,也是创会会长,今年已80高龄。少小离家,老人至今乡音未改,安庆话说得地道。“不管离开多少年,家乡情结一辈子忘不了。到今天依然对家乡都充满眷恋。”
在今年夏天的“重走徽商路”活动中,他冒着酷暑走完全程。家乡山水人文资源丰富,但刘笃寿直言不讳,“挖掘的还不够”。“大黄山地区历史上名人辈出,能不能把这些故事再好好渲染一下,把故事讲得更好?”
刘笃寿给家乡提建议,大黄山发展,最大的资源是人。“每个县区要梳理下自己有哪些在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做好工作,吸引他们回乡为家乡做贡献。”具体到项目上,刘笃寿建议政府,前期工作做得再充分一些,再细一些。“企业家能做什么,能得到什么回报,要让人家清清楚楚。”回报桑梓是徽商的优良传统,刘笃寿也给在外的徽商提要求。“哪怕不回家,也要为家乡贡献智慧,不要忘记这里的山水养育了你。”
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会长詹长智多年来一直关注家乡发展。“近年来家乡发展可圈可点,确实让在外的安徽人倍感自豪,备受鼓舞。”他介绍,就在本月,海口市地标性建筑“汇通大厦”更名为“安徽大厦”,圆了海南徽商多年来的一个梦。
在他看来,家乡发展与每一个徽商息息相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新的历史时期,徽商企业家应该传承发扬徽商精神,敢于创新,引领时代潮流。詹长智建议,“大黄山”的建设中应加强对徽文化的挖掘、保护、宣传,传承徽商商帮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内核。“徽商发展好了,安徽也就发展好了,国家就会更好。”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