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尽所能,看安庆如何点草成金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24-12-25 10:22:16

       

  12月20日,2024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合肥开幕,我市21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些年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发展成果。会上我市5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13.4亿元。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小秸秆在助力农业强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秸秆变肉,振兴肉牛

  望江岭南肉牛项目覆盖望江县所有乡镇,总投资超20亿元,建成后可年消耗秸秆50万吨,生产有机肥10万吨,出栏肉牛5万头,年产值超10亿元。“我们积极响应政府‘秸秆变肉’政策号召,在望江整县推进打造肉牛产业。”岭南肉牛项目负责人吴丹说。

  安庆是全省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总量约3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有年利用量500吨以上的企业248家,年总产值近18亿元,年带动就业3000余人。近年来,安庆先后在望江、太湖、怀宁等地实施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超3亿元,探索出了整县推进的利用模式。

  近年来,安庆全面启动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计划。根据计划,安庆将以大别山牛为主导品种,以太湖、宿松、岳西、怀宁、望江等县为重点,建设生态牧场,推动“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而精”的肉牛产业,到2027年全市肉牛养殖规模达到15万头、出栏超6万头,其中大别山牛出栏3万头以上,实现肉牛全产业链产值30亿元,打造一批肉牛强镇强村。

  除了肉牛,还有肉羊。“我们年收储秸秆3200吨,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养殖波尔山羊、湖羊、努比亚黑山羊等。”怀宁县秀山乡天雄山庄企业负责人张国胜说,山庄年繁殖出栏肉羊1200只,已成为皖西南地区重点肉羊繁殖基地,羊肉销往上海、武汉等地。

  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秸秆变身,制成有机肥,十分畅销。”望江县道敬公司负责人陈巍介绍。

  望江县道敬公司位于望江县赛口镇永镇村,独创农作物“健体裁培”技术,利用秸秆和动物粪便,变废为宝,根据不同作物需求、土壤情况及种植措施,测土配方配制产品,生产出系列有机肥、功能有机肥、有机专用肥等。

  “公司每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1.5万余吨,畜禽废弃物1万吨,产品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陈巍说,产品主要销往合肥、铜陵、安庆及周边地区,主要用以高标准农田改造,公司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湖北省武汉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太湖县江塘乡的柳绿朝烟公司,将秸秆和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等,一年产量3万吨,产值2600万元。而在桐城市的桐黔公司,则用秸秆和牛粪培育蚯蚓。企业负责人胡海宁说,企业集畜牧养殖、蚯蚓培育、蚯蚓粪销售于一体,有200亩的标准化蚯蚓养殖基地,年产成品蚯蚓400吨,年利用秸秆2万吨以上、牛粪1万吨以上。

  “目前安徽省内都是人工小规模养殖蚯蚓,而我们公司通过全自动铺粪机、全自动蚯蚓收获机,大面积机械化养殖,是全省第一家。”胡海宁说,企业的药用蚯蚓主要销往武汉等地的知名医药企业,产品供不应求,经济生态效益可观,年带动当地劳动就业100余人,年产值达500余万元。

  秸秆还可以用来种植食用菌。潜山市黄柏镇的一品鲜菇业公司,专注于秸秆基料化利用,以食用菌种植为核心,创新应用秸秆基料化裁培食用菌技术,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转化。2024年收集稻草、玉米芯与稻壳超1000吨,转化生产菌棒120余万棒,实现鲜菇产量410吨、干菇38.5吨,年产值高达2300万元。

  “我们公司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产值提升,作为产业主体,已培育形成一定规模,并建立了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一品鲜菇业负责人李汉成说,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手段,提高了秸秆处理效率,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稳定基料来源,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公司还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既保证了原料供应,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制成工艺品,热销海内外

  汪宇是省秸博会的常客。作为大观区大森林公司的负责人,近些年,她利用秸秆、树木及毛竹等天然无污染原料打造成天然环保的工艺品,产品于2022年通过国际权威FSC认证。“产品热销国内外,出口到欧美10多个国家和地区。”汪宇说,近些年她的秸秆工艺品销量年均增长10%至15%。

  岳西县绿茵秸秆工艺品公司将茭白秸秆制作成六尺巷模型,吸引来往人员驻足。

  岳西享有“高山茭白之乡”的美称,茭白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但是与之伴随的是,大量的茭白秸秆难以处理。近些年,绿茵秸秆工艺品公司致力于茭白秸秆方面草编工艺加工及研究,以解决茭白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我们年综合利用1500余吨,加工成工艺品30余万片。”企业负责人王家旺说,产品有草帘、草圈、马尾、海龙等,深受国内外相关人士的追捧和喜爱,目前江、浙、沪、鲁等厂家订单生产不断,供不应求。

  资源化利用,贡献国家重点工程

  安庆苗扎根北疆添新绿,这得益于万秀园农业公司。

  太湖县万秀园农业公司是花卉苗木繁育种植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知名企业,荣获“国家林业标准化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企业”等荣誉。通过多年发展,实现了以花卉苗木种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主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建有标准化秸秆综合利用加工生产线20条,年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5万余吨,生产有机肥4万吨、育苗基质2万吨、轻基质无纺布育苗容器3亿个、秸秆育苗钵1000万个,产品销售至全国25个省市地区。”企业负责人詹玲燕说。

  该企业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紧密技术合作关系,并取得9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7项。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依托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让培育的苗木成功扎根、成活率超90%,为国家“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贡献了安庆力量。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产业博览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招展,大力发展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旨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建设农业强市。”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储诚炜说,目前安庆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五化”利用企业正不断成长,为安庆农业绿色发展、建设农业强市贡献力量。(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陈遥)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