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方向家庭农场的刘芷和丈夫方有围是镇里出了名的种粮大户,十几年来,他们从种植农产品到生产加工农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这几年,每到腊月,他们生产加工的粉丝、粉皮等农产品就成了“香饽饽”, 这对种粮大户夫妻也就成了忙碌的“送货员”。
腊月的一个下午,当记者拨通刘芷的电话,她正在为客户送货回农场的路上。半个多小时后,当我们赶到刘芷的农场,她和丈夫在仓库里已经在忙着包装粉丝和粉皮了。 “粉丝和粉皮都是我们这边很畅销的年货,所以越到过年我们就越忙,要给周边还有市区客户送货。这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送货。”身材小巧的刘芷说起话来,满是精气神。
刘芷的丈夫方有围是个踏实能干、性格有点腼腆的八零后,而刘芷则性格开朗,因此夫妻两人男主内女主外,分工明确。方有围说,妻子刘芷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从不怕苦和累,但是对于经常奔波在外的妻子,方有围也很心疼。“她每天早出晚归的送货,担心她路上的安全。”
“他也不容易,每天都拴在农场,不仅要晾晒包装产品,前几天,地里干旱,我们那800多亩小麦都是他一个人连天加夜地浇灌。” 从夫妻两人的话语间,我们能听出,夫妻惺惺相惜。
刘芷和丈夫方有围自2008年开始流转土地,四季轮替,他们种植小麦、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每年收入不菲,忙时还带动不少附近村民就业。这几年,他们逐渐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再把红薯加工成粉丝、粉皮进行销售,由于是自产自销,质量过硬,他们的这些产品深受客户认可。
一番忙碌之后,刘芷的新能源轿车里又塞满了包装好的粉丝和粉皮。只见她娴熟地开着车在乡间的水泥路上奔驰,穿过满地绿色麦苗的田野和一个又一个村庄,二十分钟左右,刘芷来到了老客户丰俊光的家里。“我年年都从他们这儿买二三十箱粉丝粉皮走亲访友,他们还给送货上门。”丰俊光说,刘芷夫妻俩不仅卖的产品质量好,人品更好,多年相处下来,他们已经成为朋友。
听着客户朋友的夸赞,身为谯城区人大代表的刘芷也很开心,2024年,刘芷获得谯城区履职优秀人大代表,他们的家庭农场获得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2024首届安徽供销年货大集参展企业特等奖。
对于新的一年,刘芷也充满了信心。“我一直都为自己是一名新农人而自豪和骄傲。在新的一年,希望我们的庄稼长得更好,也希望我们的农产品销售更广。”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无限力量和干事创业的劲头,刘芷说,她还准备帮助附近的村民销售农产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勤利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