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四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时间范围为1月17日夜间至21日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1-17 18:16:35

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大气扩散条件持续变差。根据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预测预报,2025年1月17日夜间至21日,受较强冷空气叠加浮尘天气影响,城市污染累积,皖北六市可达中度至重度污染。目前阜阳、蚌埠、淮南、淮北四市已相继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信息,截至1月17日9时,皖北区域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阜阳市监测站、蚌埠市淮上区政府、淮南潘集区政府、宿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等站点颗粒物浓度相对突出。

目前阜阳、蚌埠、淮南、淮北四市已相继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淮北市、阜阳市、蚌埠市自1月16日12时启动II级橙色预警,淮南市1月17日16时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均同步执行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 会商预计17日夜间-18日,转受高压中心至高压后部控制,东南风速减弱,湿度较大,扩散条件逐渐转差,皖北区域可达短时中度--重度污染;19日,受弱西北风影响,污染气团自西北向东南短距离小风输送,皖北区域短时可达重度污染。20日,转为偏东风,污染回流摆动,皖北区域短时可能达到中度--重度污染;21日下午至22日,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全省有一次自东北向西南污染传输过程;23日-24日,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环境部门提醒,重污染期间,市民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患者减少户外活动,敏感人群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幼儿园临时停止户外活动。

根据Ⅱ级响应减排措施,各地需对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等采取相关管控措施,提高道路机扫率,尽量减少人工清扫,并根据重污染情况和能见度,视情封闭高速公路道口。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