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晚,“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暨文化惠民促消费工程第一季——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省暨合肥市春节文化惠民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据悉,本次活动既有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等,也有获得“文华大奖”的黄梅戏《红楼梦》,以及近年来复排、新创排的黄梅戏、徽剧、庐剧等优秀的曲艺节目。
票价亲民,12场大戏春节陆续亮相
2025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将迎来首个八天长假,为让市民朋友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年俗风情,我省多个部门、地区联合主办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省暨合肥市春节文化惠民活动,自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持续至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本次活动以利民乐民惠民为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展演展示活动不仅覆盖合肥市内的安徽大剧院、合肥大剧院、安徽艺术剧院、严凤英剧场以及全省各新华书店、电影院等文化场所,还将拓展到全省景区景点,让市民朋友享受到宣传文化艺术旅游深度融合的红利。
本次活动共分为七大板块,涵盖了惠民演出、文旅宣传、文化市集、惠民观影、演出消费套票、精品剧(节)目线上展播以及戏曲电影展映展播等多方面。在惠民演出安排上,以黄梅戏为主体,遴选全省院团创排的优秀作品,既有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等,也有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话剧《炉火照天地》,获得“文华大奖”的黄梅戏《红楼梦》,还有近年来复排、新创排的黄梅戏、徽剧、庐剧以及优秀的曲艺节目,春节前后在合肥集中展演12场,并实行惠民票价。
除了精彩的演出,活动现场还将发布春节期间安徽文旅活动,展示全省各地文旅资源。在文化市集上,将举办图书、美食、非遗、文创、特色商品惠民展销推介,推出“寻年趣”“知年俗”“赏年韵”“祈年福”新场景,同时举办“春节书市”惠民活动,组织书法家开展写春联、送福字。在惠民观影活动上,通过“淘票票”票务平台发放580万元的观影优惠券,组织“新春送电影进基层”活动,免费将优秀影片送进社区、公园等人群聚集地。在惠民消费补贴上,将推出演出消费套票,市民朋友通过购买文艺演出、文化市集套票即可享受省内景区旅游、购买图书等优惠。在剧目线上展播上,将开展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线上展播,组织文艺群星线上“大拜年”。在戏曲电影展映上,将组织黄梅戏电影《六尺巷》《鸭儿嫂》《徽商情缘》《雷雨》等戏曲影片在电影院线、电视频道、网络平台播出。
全年有戏,重点景区门票或有优惠
为了传承发展弘扬黄梅戏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我省还精心规划贯穿全年的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除了春节期间,我省还将在端午、暑期、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开展“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文化旅游、文化市集等活动,实现全年有戏,推动形成假日文化消费新热潮。
据省文旅厅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着力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统筹举办“春游江淮请您来”“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把握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五一”、暑期、国庆文旅消费月、“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同时加大消费惠民让利力度,继续组织各市县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动重点景区等企业开展非周末及淡季门票“免减优”优惠,加大促销让利,推动错峰出游。鼓励利用景区、商场、文创园区等多种载体,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游客深度参与,增强旅游互动性。支持更多文化场馆创建旅游景区、景区植入新型文化空间,完善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服务功能。强化多业融合,建设一批旅游风景道,创建一批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持续打响安徽“跟着演艺(赛事、美食)去旅行”品牌。结合不同季节特点与市场需求,推出避暑康养、冰雪运动、温泉养生、房车自驾、低空飞行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