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销售网约车抢单“外挂”,5人被安徽明光市法院判刑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2-11 17:36:39

近年来,随着网约车、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从业者逐渐增多,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打起了歪主意,用起了抢单外挂。近日,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法院就审理了一起类似案件,5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20238月,网约车司机陈某某在跑车过程中产生了开发顺风车抢单软件外挂并销售牟利的想法,其联系到赵某某二人,三人商议做网约车外挂生意。由具备网络编程技术的曹某、宣某负责开发外挂、维护。

20241月和3月,曹某二人先后制作雷神”“电母两款顺风车抢单外挂软件。陈某某在网络上招募多名代理进行销售外挂卡密,获利五人按约定分成。

直到20244月,陈某某等5人被公安机关抓获,期间累计销售卡密数量超19000个。

经鉴定,该两款外挂软件可以自行设置订单类型、选择刷新排序、模拟位置,利用抢单软件生成抢单TK码提高抢单效率等,上述功能对APP正常用户抢顺风车单的操作和运行方式造成干扰。

近日,明光市法院以陈某某、赵某某等5人均构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至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不等刑罚。

法官提醒称,本案中的抢单神器,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未经授权或者超越授权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的、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控制、修改的功能的,应当认定为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

外挂软件的开发、维护者和销售者则有可能涉嫌犯罪。对于开发者、维护者莫要以试法,触碰法律红线否则追悔莫及。出租车、网约车平台司机朋友,使用外挂软件抢单看似不违法违规,实际上其通过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安全、破坏行业营商环境,损害信息系统公司和合法运营从业者利益,同时外挂使用者还面临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骗等多重风险。因此,购买使用、转卖推广抢单作弊器程序,不仅会被平台警告、封号,甚至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

(实习生 杨乐乐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