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加入“豪门盛宴” 小米能否生死突围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3-01 09:35:46

小米SU7 Ultra

2月28日凌晨,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昨日晚间发布的小米首款豪华车型SU7 Ultra(以下简称“SU7 Ultra”)开售2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达成一个关键目标。

元新闻记者从小米2月27日晚间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元,今年目标销量1万辆,正式售价较此前预售价81.49万元大幅下降,纽北限量版车型与预售价保持一致。

起步于2020年的小米高端化之路,现在正迎来历史性检验。作为目前小米产品线中单价最高的产品,小米SU7 Ultra,承载着小米迈向高端化道路上的重要引擎。

当小米SU7 Ultra的研发代码从实验室褪去青涩,恍然发现的是,小米数字尾巴后的“Xiaomi”标识,已在向中高端市场冲击的试炼场中,走了5年的时光。

一个曾颠覆智能手机定价体系的挑战者,正以同样锋利的“性价比屠刀”撕裂百年汽车工业的等级秩序。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革命中,雷军选择以“极致参数+价格倒挂”切入正在井喷的,中国新能源豪华车市场。

但若将视野拉长至年度维度,小米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01/

国产冲锋

2月27日晚上7点,雷军罕见地穿着皮衣,开始了他2025年开年以来最重要的发布会。

这一天,雷军上了两次热榜:一则是超越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短暂的成为中国新首富;另一则是发布了包括手机、汽车、笔记本、耳机、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在内的多款产品。

会前,雷军曾表示,当晚发布的小米SU7 Ultra 和小米15 Ultra是小米创业十五年以来最高端的两款产品,系小米向超高端进发的开始。

发布会上,最让人关注的是现场降价近30万元的小米首款豪华车型SU7 Ultra和小米15 Ultra。

此前,小米SU7 Ultra量产车于2024年10月29日开启小定,预售价81.49万元,意向金10000元,正式发售后随时可退。

小米SU7 Ultra 图源:小米汽车

对此,雷军在发布会上解释说,这是小米首款冲刺超豪华的作品,意义重大。“我们不觉得高价有面子,而是说这个价值要贵的有道理,要喜欢这辆车的人真的买得起。”

性能方面,小米SU7 Ultra采用了小米超级三电机系统,搭载自研的超级电机V8s,最高转速达到27200rpm。得益于电机加持,该车百公里加速仅需1.98秒(不含起步时间),最大马力达1548PS,实测最高速度359km/h。雷军称:“它绝对配得上这句话——‘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

小米SU7 Ultra量产车此前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更是超过了保时捷Taycan TurboGT,成为了“上赛最速量产车”。

保时捷官方微博也对此表示祝贺,并期待在下一个“赛道”再见。雷军则对此回应道:“在发布成绩时,还在想保时捷会不会尴尬,没想到保时捷在微博上为小米点赞,自己被震惊了。国际大厂有格局,更加佩服保时捷了。不仅有格局,更有实力。”

02/

哪个赛道

“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

2023年8月的一个夜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座无虚席,聚光灯下的雷军以这句话“结尾”,言辞间“裹挟”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

雷军进一步解释,在这个时代和这个行业,有苹果、三星、华为这些行业巨头,其实小米的发展非常困难,但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小米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赢得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这场当年被外界视为“小米技术宣言”的年度演讲中,雷军将“高端化”的命题直白地推至台前:

这不仅关乎小米的品牌叙事,更是关乎这家成立十余年的公司如何在苹果、三星、华为的技术“围剿”中通关存活的核心问题。

小米SU7 Ultra

雷军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在智能手机战场上,小米曾凭借“性价比”出圈,却也为其贴上“中低端”的标签。

当华为以麒麟芯片重构高端话语权,苹果用M系列芯片打通PC与手机的生态霸权时,小米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诡异的魔咒里——销量规模与技术定价权背道而驰。

雷军的解法近乎激进。

他将“技术攻坚”与高端化直接捆绑。从耗时24个月研发出量产转速27200rpm的电机V8s,到SU7 Ultra实测359km/h的极速性能……小米逐渐撕掉了“组装厂”标签,转而用参数“对飙”保时捷、特斯拉等国际巨头。

雷军坦言,业务高管曾认为做小米SU7 Ultra会分散精力,还是想把精力聚焦在小米SU7上,因此砍掉了此项目。

如今,从SU7 Ultra上,你或许能看到小米5年高端化探索的答卷,能看到下一个阶段,小米高端化的方向。

但是,有一种声音一直从小米汽车诞生之日起,如影随形地伴随着雷军。

元新闻记者注意到,SU7 Ultra发布后,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米粉买不起,富豪看不上”的质疑。这种割裂背后,是品牌“阶级跃迁”的典型困境:如何让习惯了1999元手机价格的用户,接受一台售价相当于二线城市一套房首付的汽车?

当SU7 Ultra在上赛跑赢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GT,成为上赛最快量产车时,雷军知道,参数本身就是一记重锤,足以砸开高端市场的裂缝。

但另一个现实是,在汽车行业中,“性能崇拜”的用户或许并不足以支撑万辆级别的销量。当技术参数的光环褪去后,品牌溢价能否在用户心中扎根?小米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产品性能,更是如何将高端故事从一场“技术自证”升级为“身份认同”。

今天,当小米以SU7 Ultra的价格上探到埃隆·马斯克口中“百万级智能车”的性能红线时,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它是否具备华为般的技术耐力?能否像苹果一样缔造用户黏性?又是否愿意为一场可能持续十年的战争持续输血?

一个隐喻出现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上,当SU7 Ultra刷新上海赛道纪录后,保时捷官方微博第一时间送上祝贺,并在结尾热情邀约 “下一个赛道再见”。

这或许暗示了如今全球汽车行业秩序的松动——没有人能永远定义赛道,但每个人都在重新测算对手的筹码。

最后,雷军在发布会上喊话保时捷:“哪个赛道?

03/

产能暗礁

随着新能源车的崛起,如今,不少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纷纷入局高端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度豪华车总销量达到274.21万辆(包括特斯拉),这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7.8%,其中一则重要数据是,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场表现反而更为抢眼,销量同比增长了23%。

去年以来,尊界S800、蔚来ET9等国产新能源豪华车纷纷入局。在50万元以上新能源豪华车市场,问界 M9则连续多个月销量第一。如今,随着小米进入场内,国产新能源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

天风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20万以上中高端车型市场超8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市占率约31%,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从整体市占率来看,2024年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远低于整体汽车市场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但这,这条道路并不是一片坦途。小米将直面保时捷和特斯拉MODEL S及BBA中56E的竞争。

小米SU7 Ultra

雷军给小米SU7 Ultra设定的1万辆年销量目标,若放在起售价超80万元的纯电性能车赛道上审视,市场规律似乎给了一个复杂的答案:纵观全球市场,保时捷2021年旗下纯电旗舰Taycan全球销量达4.1万辆,但这建立在品牌百年积淀、全品类协同效应的基础之上。

纵向对比中国市场,售价168万元的仰望U9当前月销维持在百余辆,同为性能跑车的昊铂SSR月销也困于三位数区间。

若聚焦到参数定位最贴近的对比样本,起售价76.9万元的极氪001 FR自2023年10月上市至今累计交付仅约2000台,虽对标小米产品的“性能车”定位和用户圈层高度重合,但年均化仅2400台的成绩单让赛道天花板浮出水面。

过去一年,小米受制于产能瓶颈的困扰,或在无形中为新车型SU7 Ultra的未来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但对此次高端市场的冲刺,小米似乎并非毫无依仗——新车以近30万元的价格断层式下拉,换取了产品力上对“百万级别”参数的精准对标,而开售2小时破万的爆发式订单反映市场需求潜力。

但若将视野拉长至年度维度,其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截至2025年1月,小米汽车累计未交付订单已达15万台,即使工厂满负荷运转下月产量也仅2万余台。

一方面,从保时捷Taycan到极氪001 FR的全局数据可见,纯电性能车赛道用户扩容速度远不及产能弹性,雷军若想以超高性价比催生新需求,更需直面用户对新兴品牌高端信任度的取舍周期。

另一方面,若产能爬坡无法与阶段性订单爆发形成强协同,或反噬用户耐心与市场声量。不过,从保时捷的“赛道互动”到自研电机的性能故事,小米至少在话题破圈层面找到了撬动市场的支点。

这场突围,注定是一场刀刃向内的硬仗。

(元新闻记者 常诚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