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效十分显著,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力量。如何让数智技术加速与工业制造交叉融合?如何更好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霞近日走访了我省多家企业,了解企业最新经营进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同时就企业在数智化转型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调研,并字斟句酌打磨提案带到“全国两会”。
长三角地区合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会员中民营企业人士众多。李霞作为民建界别的委员,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优势,常态走访企业,关注产业发展,在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构建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的建议。2024年,她以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围绕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类案裁判尺度等内容,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
除此之外,她还围绕建设淮河文化公园、跨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方面建言献策。“这些提案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和采纳。”谈起过去一年的履职经历,李霞表示,基层调研不能走马观花,而要瞄准一个问题在多场景、从多角度问到底,才能更好地为民发声。“只有深入调研,才能提出实实在在的建议。”
政策赋能,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未来挑战,是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但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目前在技术、能力、服务三个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李霞调研中发现,从技术层面看,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存在一定瓶颈,具体解决方案不够成熟,数据标准没有统一;从能力层面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制于人才、资金、路径等方面欠缺,转型能力不足;在服务层面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数据共享水平不高,数据安全存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李霞建议,应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构建云边端协调的算力体系,构建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解决方案资源池,统一制造业有关数据的标准。“这是破解技术瓶颈的路径。”同时企业与国家都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聚焦关键性场景,开发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
“国家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培育转型的能力,包括人才支撑、资金扶持、路径指导。”李霞告诉记者,强化人才支撑,解决企业转型人才短缺问题;加大财政补贴,设立专项资金,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加强路径指导,分行业指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方法和关键要点。在优化服务体系转型生态方面,她建议加快推进第三方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建设,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提升数据互通共享水平,完善相关立法,引导企业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构建立体化的防护体系。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