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科技有温度,适老、助残共享“AI红利”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3-10 14:16:13

围绕AI时代的科技温度等相关议题,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科技适老、助残上,建言高质量发展,创新构建全民友好型社会和人文关怀生态。

科技适老,助力老年群体共享“AI红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

“目前,AI科技应用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但仍面临数据孤岛、数字鸿沟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刘庆峰认为。为此,他建议制定科技适老数字健康服务数据标准体系,明确规定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以及使用这四个关键环节的规范,通过政策支持、行业协作和监督机制,确保标准体系的实施与完善;

“以老年人便捷就医需求为导向,推动智能化适老化改造,加快医疗大模型、智能语音交互、虚拟人等技术应用,优化多渠道挂号与随访服务,为用户提供智能陪伴与就医指导,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题。”他认为,应当加快制定老年人AI医疗健康应用实施方案。

同时,他建议推动医保覆盖人工智能辅助的养老康复服务,拓宽医保养老服务体系覆盖范围,将成熟安全的人工智能慢性病管理和诊后患者康复管理服务纳入现有养老服务体系。

科技助残,打造无障碍社会环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中国残联去年与科大讯飞在合肥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明确将积极研发用于残疾人服务的人机交互组件、智能康复辅具,开展多类别的智慧助残研究,并搭建面向残疾人需求的应用场景,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成果在助残领域的示范应用。此外,省残联也携手科大讯飞,揭牌启用长三角区域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分中心,聚焦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无障碍出行、言语无障碍沟通等方向,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长三角区域残疾人辅具服务一体化发展提供安徽方案、贡献安徽力量。

“目前,科技助残领域仍面临技术普及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研发与需求脱节、信息无障碍建设滞后等诸多挑战。”刘庆峰坦言。他建议,加速推进AI信息无障碍服务终端示范应用,优先在三级甲等医院、政务服务中心、轨道交通枢纽等公共服务场所部署AI信息无障碍服务终端,通过先行试点,逐步向全国推广。

“建议加快科技助残产品纳入《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目录》,建立省级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将智能助听器、智能避障手杖、智能助行器、智能语音转写设备等科技助残产品纳入消费品补贴政策范畴,切实降低特殊群体使用成本。”他认为,应当降低科技助残产品使用门槛。

此外,刘庆峰建议强化科技助残技术研发与产业培育,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听障、视障、运动障碍、精神障碍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与产品转化;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科技助残产品,培育一批专业化、创新型的科技助残企业,推动助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