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人寿淮南营业部防范电信诈骗风险提示
来源: 责任编辑:崔玲玲 分享到 2025-03-11 09:33:44

一、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会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告知你涉嫌违法犯罪,如洗钱、贩毒等,需配合调查,并要求你将资金转到指定“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很多人因对司法程序不了解,又被对方的威严语气吓到,从而上当受骗。

(二)网络贷款诈骗:此类诈骗通常以“低息贷款”“快速放款”为诱饵,吸引急需资金的人。当你联系对方后,他们会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等理由,诱使你转账。一旦你转账,就会被拉黑,贷款也不会到账。

(三)兼职刷单诈骗: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兼职刷单信息,承诺每单能获得高额佣金。起初,他们会给你一些小额返利,让你放松警惕,随后诱导你参与大额刷单任务。等你投入大量资金后,便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甚至要求你继续刷单才能提现,使你越陷越深。

二、防范方法

(一)增强防骗意识:时刻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原则。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理案件,更不会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正规贷款机构不会要求提前支付费用;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且高佣金刷单背后往往是骗局。遇到可疑情况,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冷静思考,切勿盲目相信。

(二)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络平台或陌生APP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谨慎连接公共WiFi,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金融交易;对于不明来历的链接和二维码,坚决不点击、不扫描,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三)核实身份与信息:接到自称公检法、银行等机构的电话时,不要慌张,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其他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遇到网络贷款、兼职刷单等信息,先查证平台或机构的真实性,不要轻信对方提供的信息。在涉及资金交易时,务必仔细确认对方身份和收款账户,确保安全。

电信诈骗危害巨大,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防范技巧,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构筑起防范电信诈骗的坚固防线,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2025.3·15海报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