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人寿芜湖市中支风险提示——警惕高息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25-03-11 15:12:01

案例一:投资者M先生在网络上看到一则“超高收益、零风险”的理财产品广告,广告宣称投资后每月能获得8%的高额回报。小M被高收益吸引,未仔细核实平台资质,便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10万元。起初,小M确实收到了两个月的“收益”,于是又追加投资20万元。不久后,平台突然无法登录,客服也联系不上,M先生的30万元本金血本无归。

案例警示:此类诈骗往往利用金融消费者追求高收益的心理,以虚假承诺吸引投资者。投资者应牢记,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零风险、超高收益”的承诺基本都是骗局。

风险提示:在进行理财投资时,务必选择合法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产品,仔细查看金融机构是否具有相关业务资质,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相信网络、电话等渠道的陌生投资信息,谨慎对待超高收益诱惑,避免财产损失。

案例二:某养老机构声称推出高端养老服务项目,只要提前缴纳3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养老预定金”,不仅能在未来享受优质养老服务,还能每月获得高额返利。为吸引更多老人投资,该机构还经常组织老人免费旅游,参观正在建设的项目,营造出实力雄厚的假象。众多老人被该项目诱惑,纷纷投入积蓄。不久后,养老机构突然人去楼空,负责人失联,老人们的养老钱血本无归。

案例警示: 此类非法集资利用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和对高额回报的渴望,以看似诱人的养老服务承诺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骗取老人信任。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且对养老问题格外关注,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风险提示:对于以养老项目为名的投资,务必核实相关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切勿相信没有合法手续的机构。对于承诺过高返利、回报远超正常投资收益的项目,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被养老机构的宣传迷惑。遇到此类投资,及时与子女、家人或专业金融人士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避免独自盲目决策。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