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徽姑娘家庭农场,工人在采收羊肚菌供应市场。
早春时节,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徽姑娘家庭农场葡萄架下种植的羊肚菌陆续进入采摘期,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打包,销往河南、上海、广东等地区。据农场负责人李艳介绍,葡萄架下套种的羊肚菌,每亩可为她带来30000多元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采取“党支部+农场+农户”模式,深挖土地资源潜力,探索创新种植模式,盘活了闲置土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勤利)
3月13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徽姑娘家庭农场,工人在采收羊肚菌供应市场。
早春时节,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徽姑娘家庭农场葡萄架下种植的羊肚菌陆续进入采摘期,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打包,销往河南、上海、广东等地区。据农场负责人李艳介绍,葡萄架下套种的羊肚菌,每亩可为她带来30000多元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采取“党支部+农场+农户”模式,深挖土地资源潜力,探索创新种植模式,盘活了闲置土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