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进行时】积蓄道德力量 涵育文明风尚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5-03-14 14:42:56

“同学们,你们测一下,这是几号台,位置在哪里?”近日,在位于铜陵市铜官区幸福社区邻里中心的少儿无线电俱乐部教室里,志愿者刘伟带着近20名孩子开展了一场课堂上的“猎狐行动”,寻找隐蔽的信号源。

只见孩子们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按照此前学习的方法,努力排除干扰、寻找信号。五年级的小学生王诗怡此前已经学了一个学期,很快便发现目标,“每找到一次目标就是一次胜利,非常有成就感。”

公益课是幸福社区为激发少年儿童科学兴趣,依托社区“道德银行”打造的志愿服务项目之一,刘伟则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每次上完课后,社区会给我奖励两个积分用于兑换‘幸福币’,时间久了还可以换物品、评荣誉。”刘伟表示。

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社区,那么社区能为志愿者们做点什么?2019年,幸福社区党委借鉴银行的储蓄理念,打造“道德银行”项目,探索服务、储蓄、回馈的正向激励机制,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幸福社区党委副书记李茂林介绍,社区在服务中心大厅门口设置“道德银行”前台,居民可前往申请成为志愿者,由社区登记造册后划入各个志愿服务小组。

“社区会不定期发布志愿服务需求,由入驻的社工机构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每参与一次活动就会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成‘幸福币’,存入‘道德银行’。”李茂林告诉记者,“幸福币”储户既可以兑换大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用来购买法律咨询、养老护理等社区服务,排名位居前列的志愿者还有机会参与社区每年一次的志愿服务评选表彰。

75岁的幸福社区志愿者陈天玲,参与了社区义务巡逻、爱心护学、为老助残等多项志愿服务,曾一年得到了1400多个“幸福币”。经社区推荐,她被评为“铜陵市优秀共产党员”。陈天玲表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自己乐在其中,“帮助了别人也充实了自己,人人都说我精神状态好”。

让有德者有“得”。得益于“道德银行”的运转,社区里掀起了一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热潮,推动社区治理形成合力,带动了凡人善举蔚然成风。

截至目前,幸福社区“道德银行”已吸纳社区居民“储户”2860户、志愿服务组织“储户”38户。该社区已经产生了“楼道好人”530人、“铜陵好人”18人、“中国好人”4人。今年1月,该社区“道德银行”工作还入选了全省“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区治理”第一批优秀案例。

(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张久愿)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