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肥西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位“全能警花”——陈霜,她以满腔热情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反诈宣传领域绽放青春光彩。她创建“小霜警官”警务自媒体账号,认真研究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的规律特点、思考防诈办法,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百姓普法、宣传反诈知识。自2016年以来,“小霜警官”累计推出了反诈、普法、便民等内容原创短视频500余个,总粉丝量超过800万,全平台播放量超60亿。
正如陈霜的个性签名所写——“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警察朋友”,亲民的形象和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她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喜爱。
实际上,陈霜并非传媒专业出身,她曾经也是一名短视频“小白”。“与宣传结缘,还要从她在刑警队工作说起。她遇到几个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被骗后伤心难过的大爷大妈,也遇到过几个治病的救命钱被骗后伤心欲绝的大哥大姐,看到这些人,她非常难过。”
打击犯罪、挽回损失固然重要,但如果能从源头上去提醒群众知骗识骗避免受骗,是不是也能事半功倍呢!就这样,陈霜开始结合工作,分析电信诈骗的规律特点,思考识诈防诈的日常方法,从做视频的小白开始学习写剧本、拍摄、剪辑,尝试着创作反诈短视频。
“小霜警官”这个自媒体账号,从想创意、写脚本到拍摄、剪辑,一直都是陈霜独立创作运营的。看似一条简单的视频,却汇聚了很多创意和想法。为了做好普法和反诈宣传,陈霜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创作视频脚本上。一稿写完后,她还要反复修改,仔细推敲专业表达的同时,群众也能喜欢。
“有时候吃饭的时候也在构思,一有好的创意,就马上记下来。”而做这些事情的时间,都是陈霜在工作之余挤出来的。
为做好这项工作,陈霜平时处理完手头的业务工作外,总是给自己“充电蓄能”,学习最新的政策理论知识;深研公安方面的业务知识;总结反诈方面的最新套路。一路走来,加班加点地写稿拍摄,起早贪黑地剪辑,已成为陈霜的日常。一边干,一边总结经验,改变方法方式。陈霜发现正经的、教条式的普法视频,点开看的人并不多。普通人辛苦工作一天,就想刷刷视频放松一下,还要被教育,自然会有排斥心理。“群众需求在哪里,我的工作方向就在哪里。”陈霜就想到了要拍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短剧,她开始自学开始写剧本、和同事一起表演,把“骗子是怎么骗钱的”演给大家看。例如,部分群众不清楚公安业务办理详情,为了方便这类人群,陈霜也及时推出“身份证如何换证、补证”等短视频,让人看后一目了然。在镜头前,“小霜警官”用群众喜爱的方式,将电信诈骗的伎俩一一戳穿。
作为一个政务自媒体,要在3-5年的时间里保持每天或者每两天更新的频率,风格还要跟着观众的口味不断转换且不让人反感,让人愿意持续关注你,这才是最难的。
最难熬的是起步阶段,陈霜的本职工作本就忙碌,加上做视频,每天晚上都得到两三点才能睡觉,但传播效果又有限。做自媒体,粉丝从0到10万的阶段,要比从50万到100万漫长得多。那时候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你的工作量是不是不饱和,还有时间拍视频?”“你一个警察天天拍视频,是不是太爱出风头了。”但是,再难也要迎头赶上,再多委屈也要吞下去。
陈霜改编凤凰传奇的歌曲,网友直呼“一遍提神、两遍洗脑,三遍入脑入心”。她还被湖南卫视邀请参加节目,现场与凤凰传奇互动。为将反诈作品传播得更广,她学习脱口秀在抖音直播盛典上说起了反诈,也是把反诈脱口秀带上了抖音热榜。陈霜会给老年群体一对一定制“花开富贵式”反诈视频,会为了保证反诈视频的完播率,展露了一下自己的“舞蹈陷阱”,还能为了推广国家反诈app尝试港风短剧……
渐渐地,陈霜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在她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挂满了锦旗,让人眼前一亮。与其他锦旗背后的故事有所不同,送锦旗的都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你看这些锦旗落款都是网名,直接邮寄到单位的,我都不清楚是谁寄来的,但肯定是我的粉丝。
精疲力尽的时候,陈霜也曾想过放弃,可有一天,有位粉丝私信告诉我,就在差点误信骗子,准备转账的时候,正好在银行看到了她拍摄的反诈视频,及时地挽回了损失,那一刻,陈霜感觉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慢慢地,很多人不再只把陈霜看作一个“反诈先锋”,也把她当作一个正能量榜样了。粉丝的种种反馈,让陈霜觉得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经常有人问陈霜,在镜头里要永远保持微笑和正能量的形象,每天在高强度工作中打转,私底下怎么排解自己的负能量?陈霜觉得只要心中一直有阳光,自然就会驱散那些不好的东西。只要还穿着这身警服,她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陈霜说,在前行的路上,并不只有她一个人。很多像她一样的警界同仁,领导、战友们,日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在打击犯罪,保护社会和人民,团结就是力量,每个人的声音汇聚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共同推动网络文明的进步。未来,她会继续立足工作岗位,创作更多的优秀普法作品,持续传递公安好声音。(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