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电瓶车起火该如何逃生?合肥这场20分钟演练给出答案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继龙 分享到 2025-03-20 12:00:02

浓烟滚滚中,居民弯腰捂鼻有序撤离……3月19日上午,合肥市庐阳区消防救援局联合林店街道杏花派出所、菱湖社区、庐阳城资荣城花园南苑物业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动真格”的电瓶车起火消防救援演练,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普及消防知识、组织协同救援,为居民和物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 “消防安全课”,居民们学到了灭火技巧,直呼“太实用”!

微信图片_20250324155641.png

全链条演练:从发现火情到科学扑救

演练模拟荣城南苑小区某栋201住户室内电瓶车突发自燃,浓烟迅速蔓延的场景。“物业吗?A号楼201室内电瓶车着火!”9时40分,201室业主发现火情后立即报警并拨打物业电话求救,物业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分钟内警戒组、疏散组、灭火组三支应急队伍全员到位。

警戒组率先封锁危险区域,确保无关人员不进入危险区域,维持现场秩序,保障救援通道畅通;疏散组手持扩音器引导该单元楼栋住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通过安全通道撤离,无人员受伤;灭火组手持干粉灭火器,迅速接近货源压制火势。消防队员抵达后,利用专业设备精准扑灭明火,全程仅用 20 分钟便完成火场处置。

微信图片_20250324155733.png

寓学于练:消防培训“干货满满”

“电瓶车燃烧3分钟毒烟就能覆盖全楼,大家切记不要入户充电。”在消防知识讲解环节,庐阳区消防救援局参谋刘洋给居民讲解电瓶车推车入户的危害,以及室内灭火救援的注意事项。

刘参谋一再强调,室内电瓶车充电起火,要立即切断总电源,使用绝缘工具拔出充电桩插头,烟雾上行,因此灭火救援时要弯腰贴近地面行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烟雾。

演练现场还设置了灭火器实操区,“提、拔、握、压四字诀要记牢,站在上风口对准火焰根部喷射。”消防队员先详细介绍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再由物业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居民操作。

居民孙阿姨兴奋地说道:“以前只在视频里看过灭火器使用,今天亲手试了试,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在活动现场,庐阳消防救援局工作人员还为小区居民带来了“消防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正确回答问题的居民,将得到庐阳消防定制手提袋、钥匙扣、手机支架等实用小礼品,居民参与热情高涨。

微信图片_20250324155808.png

多方协同:构建社区安全共同体

此次演练集结消防、派出所、社区、物业四方力量,凸显联防联控机制。菱湖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前期已通过网格群、宣传栏普及电瓶车充电规范,并排查清理楼道违规停放车辆。

庐阳城资荣城南苑项目经理介绍,为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提高小区居民和物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去年以来,物业在庐阳区消防救援局以及街道社区的指导下,在小区7个单元门口安装错位护栏,增设集中充电设施45组(共计450个充电接口),加强白天夜间巡逻推车,在业主群高频次宣传电瓶车安全知识并举办社文活动开展有奖竞赛等形式多维度、全链条整治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庐阳区消防救援局刘参谋在演练总结中表示,本次演练成功检验了庐阳城资住宅项目消防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也暴露出居民逃生时未关闭房门、消防器材实操技能有待提升等短板,下一步将持续通过消防主题展览、社区火灾逃生实训等途径深化宣教,进一步推动推动社区安防体系升级,构建 “预防-处置-复盘”全链条治理闭环。

练在平时,用在急时。以此次消防安全演练作为起点,庐阳城资将在日常强化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联合属地消防救援大队、街道社区持续开展规模性消防安全演练,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体系,让“安居”成为每个社区的幸福底色。

来源:庐阳城资  合肥物业直通车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