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3月21日,商报社区行走进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航运南村社区,开展了一场热闹的便民公益市集。活动现场共设置了包括健康市集、服务市集、文化市集、义卖市集等八大市集,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图书、小食品、生活用品等应有尽有,吸引了周边众多居民驻足挑选。在文化市集区,志愿者们还带来了拓印、剪纸、漆扇、脸谱等体验环节,让辖区青少年了解传统技艺,弘扬传统文化。
八大市集火热开市
一条凳子、一套工具,一个简易的“理发店”就地开张啦!居民们有序排队等待理发,志愿者一边认真地剪发,一边询问居民的需求,并按照他们的想法提供“私人订制”。在义诊服务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测量血压,为前来问诊的居民答疑解惑。在政策宣传区,反诈宣传、垃圾分类宣传、安全消防、禁毒宣传等摊位前,志愿者们卖力“吆喝”、耐心讲解,让广大群众在“赶集”的同时,将平安、文明带回家。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们小店促销活动开始啦!”今年5岁的唐金泽在摊位前卖力吆喝着,“我们一周前就开始准备了,从网上买了玩具、玩偶。”二胎妈妈夏丽告诉记者,为了吸引顾客前来购买,她制作了一个卡通形状的招牌,还制作了一元区、两元区和三元区,方便顾客选购。“前后投资了几十块钱吧,刚开市就卖了20块钱。”夏丽认为,参加本次义卖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带着孩子锻炼沟通和表达能力,更能奉献一片爱心,特别有意义。
“乐活社区”汇聚微光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每个摊位有序排列,商品琳琅满目。既有手工艺品、书籍、玩具等特色好物,也有美食达人现场制作的青团、糖画等。与传统市集不同,这里的每一笔交易收入都定向汇入包公街道“救急难”专项基金。本次义卖共募集982.5元,将用于困难群体的帮扶。来自林旭幼儿园第一班的朱徐昊小朋友表示,希望将自己卖玩具的钱捐助给有需要的人。
在文化市集区,志愿者们带来了拓印、剪纸、漆扇、脸谱等体验环节,可以让过往的小朋友们了解传统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社工’二字虽然陌生,但社工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合肥市包公街道社工站中心主任袁小丽介绍说,他们是孩子身边的父亲母亲、父母眼中的孩子、社区里的文艺担当、邻里口中的热心人……但在包公街道“乐活社区”这个平台中他们都是“志愿者”。他们穿街走巷,深入到社区里每一户有需要的家庭中,在“乐活社区”和“清风公益市集”这两个项目中汇聚微光,将社会与政府的关爱与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周梅/文 杨雪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