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贯彻落实新春第一会精神 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紧紧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省级层面2025年拟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5件、制定修改省政府规章5件,加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供给,推动开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
记者获悉,2025年,我省持续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全面履行政府立法审查职责,不断提高政府立法质效,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我省将加强立法谋划,丰富立法供给,紧扣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立法需求,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落实好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启动开发区条例、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规定等立法项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加速度”。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推动制定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修订国有土地储备办法,促进新兴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推动制定地下水管理条例、修订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为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法治保障。推动制定实施体育法办法、实施献血法办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制定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办法、实施统计法办法,筑牢国家安全底线。
我省将优化立法模式,提升立法质效,坚持立改废并举,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及时推进相关立法,使改革成果制度化、法律化。对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法规规章及时推动修改、废止。坚持依法立法,严格遵守立法程序,维护法制统一,确保立法符合宪法精神和上位法规定。用好“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切实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