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贯彻落实新春第一会精神 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共有律师事务所1172家,律师近2.6万人。全省广大律师充分发挥职业优势、专业优势和实践优势,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去年常态联系企业的律师5924名
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我省律师队伍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等惠企活动,全力推进法律服务资源更多融入实体经济领域,着力打造“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格局。2024年,全省律师实地走访企业11446家(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3422条,常态联系企业的律师5924名。
在服务重点项目上,我省律师队伍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全省专业对口、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优秀律所与省重点项目结对,提供“全周期、管家式、精准化、增值性”法律服务。451家律师事务所、2358名律师与1078个省重点项目顺利结对,提供服务覆盖率达75.54%。
在服务乡村振兴上,我省印发《关于开展“皖美乡村法治行”活动的通知》,引导律师深度服务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创建“皖美乡村法治行”工作站809个,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团311个,实现全覆盖。
我省律师行业将充分发挥律师“抓前端、治未病”的积极作用,创新开展律师调解市场化工作,为市场主体专注创新发展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法治护航。另外,加快推进企业合规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分步分类制定企业合规工作指引,持续提升企业依法决策能力、法治支撑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推动企业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域覆盖的合规管理体系,在法治轨道上增强企业发展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将组建安徽涉外法律服务中心
近年来,省司法厅聚焦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目标,将涉外法治建设纳入法治安徽建设五年规划,编译首批涉经济领域省政府规章41部,组建全省“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团,挂牌设立合肥仲裁委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指导成立“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圈”蚌埠分中心等,全省涉外法治“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大协同”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下一步,我省将强化涉外法治建设省域统筹,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努力建设同我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
我省将坚持立法先行,适时开展专门性涉外立法,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完善相关法规规章中的涉外条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我省将围绕高端化、国际化定位,发挥合肥法务区平台辐射作用,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设立中国国际商会安徽调解中心,组建安徽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大力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高标准推进法务、政务、商务融合。
另外,我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国际营商惯例,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等,鼓励和推动安徽律师事务所走出国门,在海外建立分所或者法律服务联盟,满足“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法律需求。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