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心换真心,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这是乔丽娟最常说的一句话。有这样一位社区书记,她借用六尺巷典故,讲公道、办实事,将曾经治理混乱的老旧社区,变成了如今群众安居乐业的和美家园。她用心解决群众的每一个诉求,被誉为金牌“调解书记”。她就是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乔丽娟。
西苑社区与六尺巷相距不到两百米,是桐城市的老城区社区,历史遗留问题众多,信访问题高发。自乔丽娟任职以来,便坚持信访工作前置,注重从源头解决问题。她与团队推出“四微工作法”(激活微网格、搭建微联盟、做实微服务、探索微信用),推行“网格+五老”模式,实现上访变下访,用诚心换群众安心。同时,还对排查、收集的问题和诉求,落实“接诉-归类-分析-办理-反馈-回访”闭环管理,对难点问题亲自调解,对上级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
六尺巷的典故在当地家喻户晓,乔丽娟也很有感触。乔丽娟表示,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很多邻里纠纷都是诸如噪音、漏水、私搭乱建之类的小事情,这些小矛盾有时会引发大矛盾。在调解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会带矛盾双方到六尺巷走一走,读一读张英的家书,很多纠纷因此得到及时化解,避免了发生更大的不可调和的后果。
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乔丽娟(右二)
2021年,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苑社区33户共计947平方米影响主城核心风貌区的违章搭建需限期拆除。这些违章建筑大多是老一辈居民在几十年前搭建的,有部分居民对此难以理解,相约至省、市上访。为化解矛盾,乔丽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逐户宣传政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拆违不拆心、整治有温度”。
那段时间,乔丽娟在同事眼中宛如“拼命三郎”。每天早上,她总是赶在居民上班前便投身群众工作,常常忙活到深夜,以至于连与家人见面的时间都没有。在乔丽娟与同事的努力下,33 户的拆违任务如期完成,期间未发生一起信访事件。
此外,乔丽娟还高度关注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的诉求,她和工作人员在红色港湾开设公益辅导班,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在校大学生对辖区青少年进行假期课外辅导,并在每周五开设“周五夜读会”项目,邀请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受益青少年近万人次。同时,挖掘热心居民成立“共享奶奶”志愿队,帮助接送特殊儿童,组织七彩护学活动,开展“小小志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针对老年群体,乔丽娟组织完成辖区数千米老人的走访注册,为独居老人落实结对互帮,帮助残疾老年人完成适老化无障碍改造,为家庭困难的老年人增设智慧养老装置,建成老年活动中心3处近1000平方米,建立长者食堂一处,老年大学累计教学62场次。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干部,不仅要严守党纪,还要以身作则、争做先锋模范。群众诉求无小事,只要是群众的事,我都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矛盾不化解不收兵,做一个群众身边名副其实的‘管家婆’。”乔丽娟说道。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