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回迁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做好这些小区的物业服务,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关键课题。
林楼安置小区位于滁州市东北角的扬子路以北,是一个大型回迁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达53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区。其中林楼北区共有12栋高层,1178户居民。物业费标准为居民缴纳0.28元/平,政府补贴0.35元/平。该小区由安徽金旭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物业服务。自入驻以来,该物业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一系列的举措,将一个回迁安置小区打造成了居民满意度高、邻里和谐的宜居社区。
专业化服务,筑牢安居根基走进林楼北区,小区道路宽阔平坦,车辆停放整齐有序。据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小区目前机动车数量有七八百辆,而地下车库有千余个停车位(停车费每月50元),可充分满足居民停车所需。
尽管起初小区充电车棚有所欠缺,但物业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建成了4个充电车棚,并在地上地下累计安装了500个充电插口,有效解决了千余辆电瓶车充电难题。
环境卫生是小区形象的重要窗口。在环境保洁方面,物业制定了详细的清洁计划,保洁人员按时清扫道路、楼道与电梯等公共区域,确保小区环境清爽整洁,垃圾清运及时。设施设备维护关乎居民的日常生活。物业建立了完善的设施设备台账,定期清理二次供水水箱,对消防栓与泵房等进行维护保养,并积极组织消防演练,提升居民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小区消防演练(物业供图)
安全保障上,小区配备 140 个监控摄像头,全方位覆盖公共区域。同时,安保人员24小时轮岗巡逻,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对外来人员与车辆仔细登记,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星级管家,情暖社区邻里“对于回迁安置小区而言,业主的需求不仅仅是居住的安全安心,尤为看重的是身边的邻里关系和居住氛围,以及家里的老人、小孩是否有好的体验。”小区物业负责人说。物业推行的管家制度为小区服务增添了一抹亮色。每位管家负责200余户家庭。管家们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创建运动、亲子、兴趣等社群,丰富居民生活,促进邻里和谐,让小区洋溢着温馨与活力。考虑到小区老人众多,管家为每位空巢老人建立详细档案,涵盖年龄、性别、居住状况、生日、兴趣爱好及亲友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在紧急时刻迅速响应。此外,管家还耐心教老人使用手机上网,联合社区举办“夕阳红”活动,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看望慰问老人(物业供图)
针对小区老人与儿童的活动需求,小区特设置3处晨晚练点,并与社区携手组建志愿者团队,为老人提供生活便利,为儿童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
便民义诊(物业供图)
创新服务 打造绿色和谐家园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随意丢弃,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林楼北区物业在废弃物处理上独具匠心,将施工遗留的油桶改造成垃圾涮洗池,变废为宝,成为小区独特一景。
油桶改造成垃圾涮洗池(物业供图)
为提升垃圾分类成效,提高居民参与热情,小区定期举办“变废为宝”作品征集活动。居民踊跃参与,小区内随处可见用废旧物品改造的创意作品,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却为小区注入新活力。直面难题,积极倾听业主诉求作为回迁安置小区,工程遗留问题曾是管理的“硬骨头”。由于安置居民彼此相识,一个小问题若处理不当,便可能引发群体矛盾。针对这些不在物业服务范围内的问题,小区物业也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直面难题,倾听业主诉求,站在业主角度与建设单位和政府部门积极对接。小区物业负责人说,“如外墙脱落问题,我们先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再迅速上报主管部门,并与建设单位展开对接。”经过积极争取,外墙维修工作目前正在逐步推进,“小维修由我们直接联系建设单位快速处理,大维修则在街道社区的帮助下,与建设单位深入沟通后稳步推进。”在今年6月份统计的2024年上半年度业主满意度调查中,林楼北区的业主满意率达到98%。4月份,小区被属地物业主管部门列入物业服务项目“红榜”予以通报表扬。
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以业主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向着更高目标迈进。(文/图 寻找安徽“好服务”小区活动策划组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