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弋江区南瑞街道李巷社区内,一座始建于上世纪末的大型安置小区——江南春城小区,承载着3358户居民的生活记忆。
与许多老旧小区相似,这里曾饱受道路坑洼、路灯缺失、楼道杂物堆积、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的困扰,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
借力芜湖市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的东风,江南春城小区分两期被纳入了2021和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这座“旧城”迎来了“焕新”的契机,更于2022年跻身安徽省首批“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行列,且是芜湖市唯一老旧小区入选。
破局:从“旧城”到“新居”的改造之路
“以前小区连路灯都没有,晚上出门得摸黑,楼道堆满杂物,消防车都进不来!”说起改造前的江南春城,居民总是连连摇头。
私搭乱建圈围占用、需求不一众口难调等难题又给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社区组建百日攻坚团队,党员带头拆除违建、清理杂物,打响环境整治“第一枪”。
通过网格员入户宣传、“小巷夜话”恳谈会等形式,倾听居民诉求,累计收集建议102条,最终采纳增设公共晾晒区、儿童游乐设施、老人休闲长廊等43项民生需求。诉求得到解决,居民们纷纷感叹,自己真正成为了小区改造的“话事人”。
“江南春城一期的改造,主要是根据居民广泛需求确定改造项目。”南瑞街道李巷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期改造主要是疏通消防通道和缓解停车难。此外还有平整路面、楼道出新、修复顶楼渗漏、升级监控路灯、建设电动车充电棚、景观长廊……
一期改造效果好,在二期改造时,居民从“冷眼旁观”转为“主动参与”,纷纷主动拆除自家私搭乱建,再未发生一起居民阻挠施工的情况,改造完成率较一期提升30%,居民满意度跃升至92%。
党建引领:红色议事厅架起“连心桥”
硬件改造易,长效治理难。社区党委深谙此理,创新构建“五级联动”组织架构,织密“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红色网格,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每月定期召开的“红色议事厅”会议,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核心平台。在这里,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共商共议,从停车收费标准到公共收益管理,从绿化维护到矛盾调解,事事有回应、件件抓落实。
2021年社区两委换届时,鸠兹物业党员骨干与业委会副主任因群众认可度高,经组织程序进入社区党委班子交叉任职。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双向融入”机制,让物业与业委会的诉求直达决策层,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红色物业:小细节撬动大幸福
“飞线充电回潮?乱堆杂物反弹?我们有‘黑猫警长’盯着呢!”业主丁大爷笑着介绍。
这支由20余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每周两次巡查小区,紧盯不文明养犬、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及时劝导并反馈社区。从最初的5人到如今的“超编”队伍,“黑猫警长”已成为居民心中的“安全卫士”。
如今,很多子女和年迈的父母不住在同一个小区,除了工作繁忙没时间看望父母,停车难、收费贵也成了子女尽孝心的“绊脚石”。“目前我们共设置了3个‘三心’车位”。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连续两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现有1300多个停车位,可满足本小区居民停车需求。其中有40多个是临时停车位,可以免费停车3个小时,“三心便民车位”的免费时间则更长。如果有需求预约“孝心车位”的子女较多,物业会及时将临时停车位改为“孝心车位”。
红色物业的入驻,更让精细服务触手可及。鸠兹物业以党建为纽带,推出“微心愿”服务:独居老人家中水管堵塞,党员维修队半小时上门解决;儿童游乐区器材损坏,物业当天更换;楼道墙皮脱落,48小时内修复如新……“现在物业响应快、办事实,我们住得舒心!”居民王阿姨感慨道。
实至名归:从“安置小区”到“皖美标杆”
改造后的江南春城,绿树成荫、车位规整,老人聚在长廊下棋,孩童在游乐区嬉戏,楼道整洁明亮,路灯照亮归家路。
2022年,小区获评芜湖市“最美小区”、安徽省“节水型社区”,并作为芜湖市唯一老旧小区入选“皖美红色物业”示范项目。
“改造只是起点,治理永无止境。”李巷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红色物业为抓手,深化“三方联动”机制,探索智慧化治理模式,让江南春城成为老旧小区焕新的“活样板”。
如今,行走在小区,绿树成荫、道路整洁、邻里和睦,老旧小区的“沧桑感”早已被“幸福感”取代。江南春城的蜕变印证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磅礴力量。社区、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党员群众携手共建,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文/图 寻找安徽“好服务”小区活动策划组 卢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