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安徽“好服务”小区|物业费收缴率97%!这个小区如何用“小切口”撬动大幸福?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继龙 分享到 2025-04-06 17:35:18

在芜湖市镜湖区的江畔,坐落着一个“明星小区”——翠铂湾。

自2016年交付以来,这里不仅以一线江景和高端品质闻名,更因世茂天成物业服务的“温度”和“智慧”成为安徽省“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251.png

小区的硬件设施堪称一流:智能门禁、高空抛物监控、焕新的地下车库……但业主们更津津乐道的,是物业那份“有温度”的服务。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258.png

红色基因:党建引领的社区温度

“物业和业主不是对立面,而是共建美好生活的伙伴。”这是小区物业经理常挂在嘴边的话。2019年,小区成立党支部,将红色基因融入物业服务。

红色议事厅里,社区、物业、业委会和居民代表定期围坐,从停车位规划到充电桩安装,大事小事共同商议;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318.png

党员楼栋长主动结对帮扶空巢老人,疫情期间组建“抗疫先锋队”,24小时守护安全;

“疫情期间,党员志愿者每天帮我家送菜,连降压药都帮忙买。”业主王阿姨感慨,“住在这里,心里踏实。”

服务有温度:从“小事”到“大事”的暖心守护

在小区,“遇事找物业”已成为业主的习惯。这背后,是一支“管家天团”的默默付出。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328.png

2023年5月,正值高考冲刺期,小区业主李女士却心急如焚,楼下的装修噪音让备战高考的孩子难以静心复习。

她试着拨通了物业的电话。物业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装修负责人,但对方因工期紧张不愿停工。

物业“管家”没有放弃,翻出装修业主的资料,自掏腰包买了水果上门沟通。面对物业的真诚,装修业主最终同意暂停施工:“孩子高考是大事,邻里之间就该互相体谅。”

这场“静音行动”不仅解决了李家的难题,更让小区多了一段暖心的邻里佳话。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348.png

这样的故事在小区并不少见。某天深夜,业主陈先生发现厨房天花板渗水。物业管家和工程师傅连夜排查,发现楼上住户长期空置。管家通过微信发送漏水视频,并协调楼上业主关闭总水阀,初步判断是隐蔽水管微漏。次日,专业团队精准定位漏点并修复。陈先生感动道:“物业不仅反应快,还懂技术,住这儿真省心!”

智慧赋能:科技让服务更高效

小区的物业服务不仅“暖”,还充满“智”感。通过“茂家”智慧平台,业主可在线报修、缴费、预约车位;智能门禁、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则让安全感倍增。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356.png

面对车位配比1:0.6的紧张局面,物业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推出预约制"孝心、爱心、暖心"车位。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415.png

孕晚期业主因机械车位停车困难,通过预约获得固定车位;访客车辆按需停放,既盘活资源又减少纠纷。如今,"三心车位"成为业主口口相传的暖心品牌。

2023年,小区加装30个高空抛物摄像头,昔日让业主头疼的“空中炸弹”问题迎刃而解。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423.png

物业经理介绍:“我们每月两次维护电梯、消防设备,每季度清洁水箱,所有流程通过扫码巡检系统留痕,确保服务可追溯。”数据显示,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连续三年超97%,满意度高达96%。

创新实践:从“管理”到“共情”

该小区的秘诀还在于“主动问需”。物业建立“入户拜访”制度,定期倾听业主诉求。针对空巢老人,管家提供代购药品、免费维修等“居家养老”服务;文艺汇演、元宵灯谜会等活动则让社区充满人情味。

“四方联动”机制,社区党委、物业党支部、业委会和业主携手,累计解决高空抛物监控安装、门禁升级等11项民生难题。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440.png

业委会成员中57%是党员,他们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小区从“零散管理”迈向“共建共治”。“以前觉得物业只管收费,现在他们是实打实的‘管家’。”业委会相关负责人坦言:“我们和物业不是‘对立面’,而是‘合伙人’。”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448.png

面对未来,小区的物业团队已有清晰规划:深化智慧服务,引入AI巡检、物联网设备;扩大“红色业委会”影响力,激发更多居民参与共建。物业经理表示:“好服务不一定是高价,而是让业主觉得物超所值。”

微信图片_20250406173506.png

从"停车难"到"三心车位",从高空抛物到智能监控,从噪音纠纷到党员调解……世茂翠铂湾用一个个微创新、暖服务,诠释了"红色物业"的深层内涵,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好服务”,是看得见的用心、听得见的回应,更是邻里间那份温暖的人情味。(文/图  寻找安徽“好服务”小区活动策划组  卢霆)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