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布局建设。4月17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首批顶尖孵化器建设榜单已发布,对聚焦领域、揭榜条件、揭榜流程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据介绍,我省首批顶尖孵化器拟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机器人、空天信息、集成电路等5个领域进行布局建设。
其中,人工智能顶尖孵化器聚焦人工智能算力、大模型及“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领域,通过引入国内外优秀团队、与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合作,精准挖掘、导入前沿科技成果。汇聚算力、数据、模型等人工智能要素资源,建成检验检测、小试中试、概念验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及新型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孵化企业在人工智能及行业应用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设立风险容忍度不低于50%的硬科技投资基金,面向在孵企业提供早期投资,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通过汇聚高层次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孵化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成长科技企业,落地一批新场景,进一步汇聚上下游创新资源,形成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带动区域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
生命健康顶尖孵化器聚焦创新药物、创新药械、生命健康等领域,通过引入国内外优秀团队、与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合作,精准挖掘、导入导入前沿科技成果。建成检验检测、小试中试、概念验证、GCP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服务,实现生命健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设立风险容忍度不低于50%的硬科技投资基金,面向在孵企业提供早期投资,推动科研成果进入临床试验或产业化阶段。通过汇聚高层次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孵化一批生命健康领域硬科技企业,进一步汇聚上下游创新资源,形成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带动区域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智能机器人顶尖孵化器聚焦机器人领域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通过引入国内外优秀团队、与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合作,精准挖掘、导入前沿科技成果。建成模型构建、概念验证、检验检测、小试中试、通用技术底座及认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共性关键技术及服务,实现机器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及应用场景开发。设立风险容忍度不低于50%的硬科技投资基金,面向在孵企业提供早期投资,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通过汇聚高层次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孵化一批机器人领域硬科技企业,进一步汇聚上下游创新资源,形成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带动区域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
空天信息顶尖孵化器聚焦关键材料、元器件和部件、智飞系统、深空探测、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通过引入国内外优秀团队、与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合作,精准挖掘、导入导入前沿科技成果。建成检验检测、小试中试、概念验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设立风险容忍度不低于50%的硬科技投资基金,面向在孵企业提供早期投资,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通过汇聚高层次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孵化一批空天信息领域硬科技企业,进一步汇聚上下游创新资源,形成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带动区域空天信息行业快速发展。
集成电路顶尖孵化器聚焦集成电路设计、设备、EDA软件、材料、先进封测等领域,通过引入国内外优秀团队、与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合作,精准挖掘、导入导入前沿科技成果。建成检验检测、小试中试、概念验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实现集成电路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设立风险容忍度不低于50%的硬科技投资基金,面向在孵企业提供早期投资,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通过汇聚高层次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孵化一批集成电路行业硬科技企业,进一步汇聚上下游创新资源,形成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带动区域集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
我省鼓励知名孵化器、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共同编制建设方案,提出揭榜申请。牵头申报单位应是安徽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实体,且信用记录良好,运行管理规范。原则上,一个主体智能申报一家顶尖孵化器。
拟组建的顶尖孵化器应具备“种子”发现、企业育成、平台服务、投资促进、资源融通五大功能,建设期满每家顶尖孵化器新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0家,导入省外优秀科技团队不少于10个。应配备一流的孵化运营团队,主要负责人应具有5年以上孵化器运营管理或成果转化工作经验,具备整合资金、人才、技术、场景应用、市场渠道等多方面资源的能力,年龄不超过60周岁(1965年1月1日后出生)。团队应包含高水平专业技术、创业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资深专家,人员结构合理,并根据孵化器建设需求和发展规划,制订相应的高层次孵化人才招引、培育计划。
据悉,首批顶尖孵化器申报自4月23日8:00开始,至5月13日17:30结束。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