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启用,挂牌加入国家队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4-18 19:15:16

2025年4月18日,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正式投入使用,并举办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核心单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此举将极大提升我省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作为安徽省“1+1+5+N”重大疫情防治体系核心之一,将聚焦公共卫生方向、开展医防融合,着力建设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一体、代表我省传染病救治最高水平的三甲综合医院,积极争创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

“平”“战”状态,可随时“一键转换”

该中心大楼集“门诊、影像检查、检验、手术、住院、危重症抢救”等六大功能于一体,能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大楼共11层,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设备先进,医疗特色明显,共有床位250张。

配置有普通病房、负压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手术室,CT检查室、内镜中心检查室,感染病源学精准检测实验室等医技平台科室,可不出楼完成各项检验、检查、手术等诊疗工作。

据介绍,该大楼另一大亮点就是“平战结合”,“平”和“战”两种工作状态可随时切换。“平”时,主要收治各种疑难危重症肝病和感染病患者。“战”时,感染科病房可转换成隔离病房;正负压转换病房进入负压状态,集中收治危重症患者,“秒变”区域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心。另外,通风系统“一键转换”。感染楼的空调、通风系统及其门禁控制系统都考虑和预留了“平”“战”两种状态,可以随时“一键转换”。

加入“国家队”打造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

作为全省唯一合作单位,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 挂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核心单位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基地,正式加入“国家队”。  

今年3月底,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安医大一附院感染病科住院病房从绩溪路院区主体搬迁至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随着搬迁工作的完成,安医大一附院感染病科将形成“一体三区”的发展格局,以北区为主体(五个病区含感染专科ICU),绩溪路院区、南区和高新院区各一个病区,正常开展肝病及感染病门诊诊疗。

据介绍,未来,国家杰出医师、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家斌教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郜玉峰等齐聚该中心,将重点建设以慢性肝病和感染性疾病综合诊疗为特色的学科群,致力于打造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慢性肝病和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

要做好应对大流行的挑战

当日,在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启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出席并做了报告。张文宏表示,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有肝病,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老年感染、呼吸道感染,所有在平时涉及到的感染疾病。该中心的启用,将对感染性疾病、对分级诊疗等都是一个“堡垒”,对整个安徽省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临床救治能力建设非常重要。

“在没有疫情的时候,很多看不见的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其实一直在流行。”张文宏表示,只要有人类存在,传播链就存在,传染病就会存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快、农业发达、人口聚集的地方,传染病风险就越大,长三角包括安徽省,正是比较容易滋生传染病的地区。

随着人类寿命增长,免疫力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有生之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感染,不局限于新冠、流感等,还有很多其他病毒、细菌,每个季节都会面对挑战,“我国还是乙肝大国,需要有高水平的医院应对此疾病。”

张文宏认为,应该建设新型平战结合感染病学科体系,以应对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肝病、以及未来大流行的挑战。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汪漪 通讯员 付艳 张敏)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