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突破“卡脖子”技术封锁 皖产“超级冰箱”为量子科技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5-04-22 10:21:02

“极端的低温,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4月21日,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公司董事长王绍良努力用更通俗的语言介绍极低温稀释制冷机的作用。

作为量子计算等高端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设备,长期以来,我国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是完全依赖进口。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完全实现了国产替代,成功填补了相关量子科技产业链在极低温关键技术上的国内空白。

“西方国家试图遏制中国相关高端科技发展,宣布对稀释制冷机发起全面禁运。没有稀释制冷机,就没有办法开展量子计算等高端科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王绍良介绍,利用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双一流”学科优势,团队迅速组建,说干就干,仅用了1年时间就把第一台样机搭建出来。经过反复试错、反复迭代,2022年的最后一天,安徽大学完全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实现低于10mK连续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关键核心技术,解除了我国在相关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局面。”

项目成功研发后,安徽大学积极推动本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经学校赋权,项目技术成果作价1005万元,入股成立了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王绍良坦言角色的转变不容易。“我们邀请高水平专家团队对科技成果进行鉴定,3月26日鉴定成果出来,3月27日,我楼下的会议室就挤满了合肥市及各个县区科技部门负责成果转化的同志。”

在省、市、区各级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公司成功解决了启动资金、研发生产场地等难题。2023年5月31日,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市高新区注册成立。“我们想慢一点,但那个时候西方国家已经宣布禁运了。作为科研工作者,国家需要你的时候,要勇敢的站出来。”“这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情怀,也是使命和担当。”王绍良至今感慨,安徽省尤其是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非常活跃,政府效率高,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支持。

一个科技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优越性。成立以来,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开展技术研发,迭代升级,产品指标性能不断突破。2024年9月,公司ZL-DR400型极低温稀释制冷机空载稳定运行温度达到7.45mK,制冷功率@100mK大于等于650μW,该参数世界一流水平。2024年4月,面向数百量子比特的大型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ZL-DR1000型)启动研发,同年11月,成功交付至北京量子院。截止至今,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向国内多家科研院所交付数台400和1000型稀释制冷机,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公司成立1年多以来,销售情况也不错,销售额达7000万元,2024年在市场公开中标信息中排名前列。“我们还接到来自国内外60多个科研院所的意向订单,金额约3亿元。此外,公司还成功打开国外市场。”这标志着我国极低温仪器设备彻底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局面并走向海外。

王绍良介绍,为了满足更多量子比特的研究需求,公司还开展了ZL-DR3000型、ZL-DR5000型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的研发,ZL-DR3000型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已于今年3月开始研发。“不仅服务量子科技,公司还研发了2K制冷机型低温系统、1K低温系统、300mK氦三低温系统等多样的超低温设备,可为不同的高端产业及科技领域服务,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