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飞絮+花粉“双重攻击” 专家支招破解春季鼻炎困境
来源:合肥网 责任编辑:杨伟倩 分享到 2025-04-28 16:52:48

春日的安徽,黄山脚下新绿萌发,巢湖之滨柳絮纷飞。然而,这诗意的景致却成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呼吸之痛”。随着城市绿化带中杨柳、梧桐、蒿草等植物进入花粉扩散高峰,省内多地过敏性鼻炎就诊量激增。近年来,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持续攀升,其中超过半数为持续性中重度患者。部分患者甚至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及哮喘等并发症,日常生活深受影响。

【传统防线遇挑战,过敏防治需突围】

“每天晨起连打十几个喷嚏,抗过敏药越吃效果越差,鼻喷激素用久了又担心出血。”在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喉科诊室,从事户外工作的合肥市民张先生道出了多数患者的困境。数据显示,过半中重度患者即使规范使用鼻喷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仍无法有效控制症状。而脱敏治疗需持续3年且存在诱发哮喘、过敏反应等风险,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制剂已在安徽多家医院(药店)投入使用,为顽固性过敏性鼻炎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4驱动2型炎症反应的放大,是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症状持续加重的主要原因。”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喉科汪银凤教授表示,这种生物制剂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精准靶向IL-4Rα的生物制剂,直击过敏性鼻炎发生关键信号通路,已经在中国临床用于成人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可快速缓解鼻塞、流涕、眼痒等顽固症状,对患有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患者同样有效。

img1

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喉科汪银凤教授(受访者供图)

【智慧防治理念,预防+治疗双管齐下】

针对安徽气候特点,合肥京东方医院耳鼻喉科张利教授提出“地域化防治策略”:

智慧避险:4-5月杨柳飞絮高发期,易感人群应关注当地花粉预报情况,花粉浓度峰值时段减少外出。

物理防护:外出佩戴防花粉口罩及封闭式护目镜,归家后立即沐浴、冲洗鼻腔。

居家管理:关闭窗户阻隔花粉,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可以减少空气中花粉的悬浮。

药物治疗:常规药物包括鼻用激素、鼻用和口服的抗组胺药物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建议持续使用,需连续2周以上才能起效,应在花粉季前1-2周启动并维持至季节结束;服用抗组胺药治疗需注意嗜睡等副作用;使用常规用药甚至联合用药或加倍药量后症状仍不能缓解的患者,可采用“1个月强化+按需维持”的生物制剂疗法。

穿着蓝色衣服的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合肥京东方医院耳鼻喉科张利教授(受访者供图)

从皖南古村落到淮北平原,春日的生机正在绽放。张利教授提醒:过敏性鼻炎绝非“小毛病”,当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可尽早启动生物制剂干预,避免病程迁延诱发哮喘等严重并发症。

据悉,目前我省很多医院都已开展了针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最新的生物制剂的治疗技术,无论是合肥市内的安徽省立医院、安医一附院、合肥三院、合肥京东方医院、中科庚玖医院、合肥中山医院……周边地级市诸如芜湖、安庆、蚌埠、亳州、阜阳等,患者皆可到就近医院进行咨询就诊。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