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人寿安徽省分公司“以案说险”:保障型保险为何建议长期缴费?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25-04-28 17:46:18

在保险规划中,缴费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少消费者在投保保障型险种(如重疾险、定期寿险、医疗险等)时,常纠结于短期趸交或长期缴费。事实上,长期缴费往往更契合保障型险种的特性,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优的风险保障与经济杠杆。以下通过真实案例,为您解析其中缘由。

案例一:突发重疾,长期缴费减轻经济压力

背景:2022 年,30 岁的王W先生投保了一份保额 50 万元的终身重疾险,年缴保费 8000 元,缴费期 30 年。次年,王W先生确诊早期肺癌,经治疗花费 20 余万元。    结果:因符合合同理赔条件,王W先生获赔 50 万元,不仅覆盖了医疗费用,还弥补了后续康复及收入损失。而此时他仅缴纳了 1.6 万元保费,杠杆比高达 31.25 倍(50 万理赔款 / 1.6 万已缴保费)。若选择趸交(一次性缴费 18 万元),虽总保费更低,但出险时已投入的资金远高于长期缴费,经济压力更大。    风险启示分析:长期缴费可降低单次缴费金额,减轻经济负担。若在缴费期内出险,保险公司按保额赔付,剩余未缴保费通常可豁免(多数重疾险含豁免条款),保障持续有效,实现 “花小钱撬动大保障”。

案例二:保费豁免,长期缴费锁定保障权益

背景:李L女士为 5 岁女儿投保少儿重疾险,年缴保费 3000 元,缴费期 20 年,并附加投保人豁免条款。女儿 8 岁时,李L女士因意外致残,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继续缴纳保费。    结果:根据合同约定,保险公司豁免了剩余 17 年的保费(合计 5.1 万元),女儿的重疾保障依然有效。若选择短期缴费,李L女士需一次性承担较高保费,且出险后无法享受豁免权益,还有可能因经济压力被迫退保,失去保障。    风险启示分析:长期缴费搭配豁免条款(如被保险人轻症豁免、投保人豁免),可在风险发生时免除后续保费,保障继续生效,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

案例三:通胀影响下,长期缴费降低实际成本

背景:2000 年,张Z先生投保一份 20 年期定期寿险,保额 20 万元,年缴保费 1000 元。当时,1000 元约占其月收入的 15%;20 年后,随着物价上涨和收入提升,1000 元仅占月收入的 3% 左右。    结果:张Z先生在缴费期内未出险,但通过长期缴费,以较低的 “未来成本” 锁定了 20 年的高额保障。若选择短期缴费,一次性支出的保费在当时对家庭经济压力更大,且未充分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    风险启示分析:长期缴费可将保费分摊至未来多年,随着时间推移,货币的通胀效应会使每期保费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相当于减少了经济负担。

长期缴费保险的其他优势:

一、降低断缴风险:单次缴费金额低,更易维持长期缴费,避免因经济波动导致保单失效。

二、适配收入周期:适合工薪阶层,缴费节奏与收入增长曲线匹配,避免短期大额支出。

三、灵活调整保障:部分产品支持缴费期内调整保额或附加责任,长期缴费可保留更多选择权。

长期缴费保险的注意事项:

一、并非适用于所有险种:年金险、储蓄型保险等更侧重资金增值,趸交或短期缴费可能收益更高;保障型险种则更建议长期缴费。

二、结合个人财务状况:需评估自身收入稳定性,避免因缴费期过长影响生活质量。

三、看清合同条款:重点关注豁免条件、保障期限及费率变化规则,确保长期缴费方案符合需求。

结语 :

保障型保险的核心是用杠杆抵御风险,长期缴费通过降低经济压力、放大保障效果、适配风险周期等优势,帮助消费者以更灵活、更安全的方式守护家庭。投保前,建议结合自身需求与财务状况,与金融机构专业顾问沟通,选择最适合的缴费方案。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