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展药品网络销售治理专项行动 对14家平台全覆盖检查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5-04-29 15:51:33

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情况。

高风险药品省级抽检合格率100%

2024年,安徽省药监局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建立健全风险会商制度。2024年,全省共组织开展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1.1万批次,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85%,其中高风险药品省级抽检合格率100%。深化行刑衔接,对药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有效净化了药品市场环境。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制发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监管制度33项,制定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加工规范及质量标准26个,增补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个,累计制定省级中药配方颗粒标准408个。打造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实现县级市场监管局省级检查员、市场监管所市级检查员“两个全覆盖”。

为全链条助力医药产业发展,安徽省药监局坚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出台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2024版)》。2024年,安徽新增药品注册批准文号166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规186个,同比增长132.5%;分别获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38个、28个。同时,推动中药强省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措施》,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遴选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2个。

累计发放“药安封签”279万份

网上购药因方便、快捷受到公众青睐。但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给监管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安徽省药监局多措并举不断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制定出台《安徽省药品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违规线索核查处置工作规程》,委托第三方对涉及安徽的药械经营网站、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微信小程序、APP客户端、自媒体等网络媒介开展实时监测,持续督促各地开展核查处置。合肥、阜阳等7个地市结合本地网售情况主动开展监测,宣城等市建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监测平台,对抖音、快手等平台药品销售情况开展巡查。

同时,在全省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专项工作,联合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13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对14家药械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实现全覆盖检查,督促指导第三方平台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池州、芜湖等地推广“药安封签”制度,累计发放“药安封签”279万份,加强零售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质量管理。

此外,组建全省180人的网络销售监管队伍,进一步完善药械网售违法线索实时监测推送、快速核查处置、线上反馈监督的闭环化管理模式。2024年,全省各级监管部门累计培训药械网售监管人员1000余人次。

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全环节信息化

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我省正在大力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在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省药监局持续强化中药材源头质量管理。牵头组织开展植物类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遴选工作,遴选确定良种繁育基地12个,累计推动建成“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99个,种植面积达26.4万亩。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林业局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多方联动、同向发力,全面推进中药材GAP监督实施,初步构建了以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基地建设单位积极参与的中药材GAP监督实施工作机制,11家(次)企业、14个批次中药材通过中药材GAP延伸检查,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

创新开展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建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全环节信息化追溯系统,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追”。全省79家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完成与安徽追溯平台对接工作,对1476个品种、1.2万批中药饮片进行追溯,累计赋码1300万个;全国26个省64个市的消费者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查询安徽省中药饮片追溯码11万余次。

支持中成药和特色中药制剂发展。建立我省在研中药品种服务清单,对38个在研中药品种研发注册工作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推动痹克片、狼疮缓宁颗粒等中药品种纳入国家药监局支持和服务长三角区域药品创新研发重点项目,实行早期介入、研审联动、专人负责、全程指导。同时,印发《安徽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前药效学与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4个指导原则,指导省内医疗机构规范开展传统中药制剂的备案工作。(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