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五一”长假:渡江战役纪念馆假期火爆,安徽博物院单日参观人数刷新纪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5-05-06 13:31:41

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走进博物馆成了不少市民的度假方式,我省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安徽博物院新展、大展不断,假期参观人数突破9万人,其中5月2日单日参观人数达到2.55万人次,创造开馆6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展览、社教活动丰富多彩,假期单日进馆参观人数约为平时周末的两倍。

“五一”假期,安徽博物院蜀山馆、庐阳馆正常开放,免预约,免取票,省内外观众直接到馆,经安检后即可入馆参观。节日期间,安徽博物院精彩展览不断。其中,“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展览经展览升级提升后,于5月1日开始对公众预开展。展览共展出青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等文物9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80余件,展览面积1400平方米,“楚王熊悍鼎92年后首度返乡”“楚大鼎重磅回归”等亮点不断,备受关注。展览预开展后,受到观众热烈追捧。5月2日,安徽博物院单日参观人数达到2.55万人次,创造开馆6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假期里,安博庐阳馆展出的“煌煌商邑 契刻千年——殷商甲骨文主题展”“潘玉良艺术展”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现场打卡。“煌煌商邑 契刻千年——殷商甲骨文主题展”中,130+件展品组团出道,商朝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公开,还有世界上关于月食的最早完整记录之一,让不少观众一次看过瘾。“潘玉良艺术展”作为安博的常设展览,130余件展品动态呈现潘玉良精品力作,除《春之歌》《双人袖舞》等经典名作外,更首度公开潘玉良私人藏画、藏书及生活物件,全方位解码其“合中西于一冶”的创作理念。

为了给观众提供更优质的参观体验,假期里,安徽博物院除收费讲解、自助电子语音讲解器外,还在每天不同时段提供免费讲解,陪观众沉浸式看展,感受安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安徽博物院还根据客流量及时调整接待方案,5月2日-5日均延迟至18时闭馆,让观众看展“更过瘾”。

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假期里除了精品展览,还推出了线下沉浸体验、线上知识互动等精彩活动,天天不重样。5月1日,渡江战役纪念馆推出“烽火岁月 军民情深”织布体验,社教老师为观众讲述渡江战役中人民支前的故事,并带领大家学唱支前民谣,动手体验织布机,感悟渡江战役“军民团结”的红色内涵。5月2日,渡江战役纪念馆推出“革命军毯 战友情深”活动,邀请“小民兵”们一起倾听军毯背后的故事,体会浓浓战友情。活动中社教老师还现场指导大家动手协作,编织毯子,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5月4日的“ 打双草鞋送战士 表我百姓一片心”活动带领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打草鞋,感悟“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红色力量。在安徽名人馆,5月1日-5日,戏曲演出天天上演,黄梅戏《夫妻观灯》、庐剧《江姐》等,吸引了众多喜爱戏曲的观众。

“五一”假期,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待观众人数近3万人次,安徽名人馆接待观众人数突破2万人次。其中5月2日当天,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待观众8300多人次,安徽名人馆接待观众5100多人次,均为平时周末接待量的两倍左右。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李鹏飞 张秋红)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