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跌倒是老年人因伤害到医疗机构就诊和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2025年6月9日至15日是我国首个“老年人跌倒预防宣传周”,宣传周主题为“主动防跌倒,积极老龄化”,宣传口号为“不跌倒,我能行”。你可能认为,跌倒是意外事件,是日常“小事”,防不胜防!安徽省疾控中心提醒,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风险无处不在,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它不仅会导致软组织损伤、骨折,还会引起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是死亡。
“老年人跌倒可防可控!”省疾控中心专家提出了十二字防跌倒口诀:要锻炼、要服老、要适老、早治疗。专家提醒,锻炼可强化“内在稳定性”,在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晚。老年人更要增强自身肌肉力量和平衡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比如:金鸡独立、坐站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在心态上要“服老”,接受身体机能衰退的事实,不逃避、不掩饰、不逞强,主动接受并使用必要的适老工具,比如:助听器,拐杖等;在行为上,习惯“慢”节奏,比如:转身、回头、起床、起身、站立、走路、上车等,养成“稳健行动派”。
同时,对老年人生活的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扫清“外在绊脚石”。走廊、楼梯、卧室到卫生间路径须明亮,必要时加装感应夜灯;要保持地面干燥,通道杂物、电线要清除;卫生间、卧室、斜坡等重点区域可安装扶手。
重要一点是“早治疗”。老年人要定期体检,告知医生所患疾病和所有用药。积极治疗跌倒相关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骨骼关节疾病等;一旦发生跌倒,无论受伤与否都要及时告知家人和医生,以及时排查跌倒原因。(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