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合肥公司,要做文具界的“山姆”?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25-06-11 15:46:21

QQ截图20250613154636.jpg

彩扬文具为海外客户定制的部分作业本、笔记本样品

一次展会,让飘着油墨香的合肥“作业本”砍下800万美金订单。

今年5月1日至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三期文具、玩具专场举办,合肥彩扬文具有限公司(下称“彩扬文具”)总经理杨勇和团队成员在色彩明丽的展台前拍下一张合影,意气风发。

5天展会,彩扬文具签下60家意向客户,总计订单金额价值近6000万元。

彩扬文具总经理杨勇告诉元新闻记者:“我们此前不依赖美国市场,但不打算放弃美国市场”,面对国内文具行业低价内卷,他计划将“彩扬”打造成文具界的“精品超市”,对标“山姆”与“盒马”。

“文具不仅是刚性需求,也是‘文化出海’的触角。”——合肥彩扬文具总经理 杨勇

01/

不依赖,没妨碍

“此轮中美关税战对我们几乎没有影响”,5月15日,杨勇在位于安徽电商产业园的办公室对元新闻记者“淡定”地说。

同为“安徽省跨境电商十强”,彩扬文具与梵海VANGO的总部相距1公里,甚至和梵海VANGO的仓库仅百米之隔。

“我们有90%的业务都集中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另外10%则是内销市场”,彩扬文具总经理杨勇介绍,因为完全不依赖美国市场,再加上新增市场效应,因此在本轮关税战中对其影响“几乎为零”。

“但也仅是目前的情况,如果从长远看,势必给全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压力”,杨勇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下的形势也令他开始未雨绸缪。

脱胎于国内传统文具用品商贸的彩扬文具,自2017年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并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坚定走上了跨境贸易路线。

QQ截图20250613154800.jpg

彩扬文具创始人、总经理 杨勇

“刚开始做跨境贸易的时候,我就和阿里巴巴的客户经理说,我一定要想办法把营业额做到1000万美金,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员工有底气说自己是个外贸人”,杨勇说,令他感到喜出望外的是,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彩扬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依托学校作业本、商务笔记本印制、海外教辅材料编印和各类文具用品,彩扬文具已经从单纯的商贸溯游至生产制造环节,得以对海外市场的定制化需求有更强的把控能力。

同时,杨勇已经筹划在运河新城建设新厂房,以进一步提高产能。

2023年,彩扬文具全年营业额达到4000万美金(约合2.87亿元人民币,编者注);2024年,全年营业额达3.5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全球180多个国家,再创新高。

02/

做文具界的“盒马”“山姆”

虽然目前彩扬文具仅有大约2%的营收来自北美市场,但杨勇并没有完全放弃美国市场。

“我们在市场反馈中感觉到美国市场的利润率要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杨勇说,对全球消费市场而言,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不言而喻,尤其是低端制造业。

「下一步我们反而要参加美国的展会、订货会,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

“逆势”开拓美国市场,实则也是杨勇的一招“险棋”。

“国内文具用品行业的现状类似于超市中的‘大润发’,琳琅满目、杂七杂八,但是我们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希望通过美国市场来做超市中的‘盒马’与‘山姆’,做中高端文具和文创礼品”,杨勇计划,未来将美国市场的份额扩大至20%左右,唯有这样,才能继续保持彩扬文具的规模增速。

QQ截图20250613154840.jpg

彩扬文具员工正在处理全球客户订单的需求信息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文具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文具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310.94亿元,同比增长5.54%,2024年中国文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近1400亿元。

此外,中国文具制造企业数量众多,超过8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0家。

“国内像得力、晨光、齐心等行业龙头品牌头部效应明显,不仅占据了大部分渠道资源,同时多年来也培养了用户的忠诚度”,杨勇分析,“彩扬文具走外贸路线求生存,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环境加剧,未来也要通过自有品牌逐步回归内销市场”。

03/

提质转型仍存痛点

“国内不起眼的作业本,但是在非洲、中东国家非常受欢迎”,杨勇介绍,得益于国内完善的产品制造体系和各类高端印刷设备,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客户提出的定制要求均可满足,并且通常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交货。

“中东地区使用的作业本色彩明艳,在我们看来异域风格鲜明,但是南欧国家使用的作业本,则风格素雅,简洁明快”,杨勇拿着不同国家的作业本向元新闻记者展示。

在国内,文具制造属于门槛较低的制造业门类,再加上得力、晨光等行业巨头把持高端文具市场,使得国内60%的文具制造转向了出口。

“国内行业内卷严重,只能向外寻求生存空间,如果说此轮关税战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同行业中受美国市场影响较大的企业,都会转投到非洲、南美和中东,分蛋糕的人变得更多了”,杨勇说。

个性化是当前消费者追求的一个趋势,文具行业也不例外。加之全球各国相继出台环保相关法规,必须依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新材料、新工艺用以提质升级。

“知识产权问题是目前行业内最大痛点”,杨勇坦言,由于初始门槛不高,导致涉及文具类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对缺失,“我们承接来的国际订单,如果被国内友商抢先注册了商标,就会导致我们反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文具不仅是刚性需求,也是‘文化出海’的触角。」

杨勇目前已经投建自有品牌加工工厂,并期待通过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设计语言,打造彩扬品牌的产品“护城河”。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戚飞“安徽突围”系列报道③ )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