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凤莲,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泗县第三中学副校长,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她工作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教学成绩突出,师生关系融洽,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一致认可。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需要用不同的水浇灌。”这是惠凤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惠凤莲已经在教书育人一线辛勤耕耘26年,广博的知识、精彩的课堂、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她深受学生欢迎,是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在她的推动下,泗县三中的教研课改成效显著,教师在教研课题和优质课评比中屡获佳绩,学校整体教研水平走在同行业前列。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倾听各方声音,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们发展的路径。”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惠凤莲始终将履职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她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家长会和专题调研,认真倾听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诉求,深入了解教育中的难点、痛点,为教育改革建真言、谋良策。“每一次调研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这让我对教育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使我以更广阔的视野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社情民意。”惠凤莲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在长期与青春期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惠凤莲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抓前端,治未病,是消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她认为,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在事后心理辅导,不如把关口前移,找原因、治未病。青春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心理上较为敏感脆弱,同时处于升学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大。若学校和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过分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成长,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理问题。
惠凤莲建议,在教学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家长和学校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孩子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唤醒学习内驱力。”惠凤莲建议,基于孩子爱玩的天性,创新课本编写模式,丰富教学方式,让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
“孩子们的信任让我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前行,人民群众的期盼让我在履职道路上尽心尽职。”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惠凤莲始终不忘“教育工作者”和“群众代言人”的双重身份,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耕教育一线,聚焦未成年人成长成才,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多发声、多作贡献。(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