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为特殊乘客架起“暖心通道”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5-07-01 18:17:37

7月1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合肥市轨道集团获悉,合肥轨道3号线安医一附院南区站和李湾站在“七一”前夕分别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两面锦旗。在这背后,是合肥轨道党员先锋岗持续552天,为轮椅乘客田叔叔和他的老伴钟阿姨架起“暖心通道”的故事。

2023年底,轨道3号线延长线开通后,安医一附院南区站工作人员在日常服务中发现,有一位老人经常在固定日期,推着轮椅带着老伴往返于安医一附院南区站与李湾站之间。经工作人员主动了解,得知这位老人姓钟,她的老伴姓田,两人定期去医院是为了看病就医。随后,安医一附院南区站与李湾站党员骨干迅速联动,自发建立起“爱心接力”机制。

“当两位老人进站后,党员先锋岗的小伙伴会第一时间迎上,推送轮椅至车厢,并将乘客信息及到站时间告知李湾站;李湾站收到信息后,提前守候在对应站台门处,在列车抵达后,迅速铺就坡道板,协助老人下车,并一路护送出站。”据合肥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这群小伙伴552天的坚守,让两位老人非常感动。“所以,钟阿姨和田叔叔特意定制了锦旗,在‘七一’前赶到两个车站,向党员先锋岗的小伙伴表示感谢。”

除了钟阿姨和田叔叔,轨道3号线上还有一场持续5年的“爱心接力”。据悉,从3号线开通起,到2024年底,每周一、三、五上午,3号线国防科技大学站总会迎来两位“特殊”乘客——70多岁的刘奶奶和她坐在轮椅上的老伴。“他们会坐上开往安医大二附院站的地铁,乘车期间,两站的站务人员会‘接力守护’。”据该负责人透露,在5年里,有几十名站务人员为他们提供过服务。“刘奶奶的老伴因为脑梗导致行动不便,且身患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多种疾病,每周需要前往安医大二附院做三次透析。”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了解到刘奶奶和老伴的情况后,两站的工作人员便开启了一场长达5年的“爱心接力”。

“每周这三天的上午10点多进站,下午5点多离站。几乎站里每一位站务人员都清楚两位老人的出行时间点,甚至在这三天的前一天,站务人员之间会不自觉的提醒。3号线国防科技大学站的站务人员告诉记者,为方便两位老人进出站,站务人员从他们到地铁口的垂直电梯起,就开始全程贴身服务,进站、安检,再次乘坐垂直电梯到站台,铺设坡道板,进入车厢,固定轮椅……提前通知抵达站站务人员,告知老人的车厢号,准备好坡道板,再将他们护送出站。“虽然5年间,两个地铁站更换了一些站务人员,但大家对刘奶奶和她老伴的照顾,却从未间断过。”(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李丽媛)


图片说明:钟阿姨和田叔叔给轨道3号线安医一附院南区站和李湾站送来锦旗。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