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深化国有粮企改革成效显著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周继龙 分享到 2025-07-04 16:00:21

从利辛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利辛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企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辛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2024 年粮食面积 332.34 万亩,粮食产量 139.52 万吨,居全省前列。然而,在 2023 年改革前,由于国家未启动托市粮收购,部分企业存储的托市粮减少,上级给予的保管费降低,导致工资发放困难,个别职工出现上访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利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出台《利辛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国有粮食企业 “一县一企” 改革已高质量完成。通过分期分批有序改制,将 12 家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划转至利辛县粮投控股有限公司,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主管部门为县国资委,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仅负责政策性粮食业务的指导和监管。
同时,粮食领域风险隐患化解成效明显。县政府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对企业资产、负债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利丰公司银行利息从 6 厘以上降至 3.5 厘,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其违法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侦办。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县粮投公司统筹 12 家企业的资产、人员、财务和生产经营,发挥企业规模经营优势,盘活资源,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粮食收购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2024 年,利辛县积极腾仓并库,扎实做好夏秋粮食收购工作,获得银行授信额度 13 亿元。2024 年底库存粮食 81.8 万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储利用率达 82.6%,创近年来新高。
粮企改革还助推了利辛县粮食企业高质量发展。利辛县粮投控股集团成立后,构建 “铸粮魂、讲粮情、用粮心、干粮事” 的 “四位一体” 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 “铸粮魂”,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成立党总支部,创建红色粮仓教育基地,打造党员示范仓;筑牢安全底线 “讲粮情”,建立粮情月查制度,创新保水储粮新技术,确保粮食安全;全面从严治党 “用粮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开展 “三比三看” 行动,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创优争先增效 “干粮事”,通过与大型央企和地方重要粮食贸易商合作经营,开展市场化粮食收购和储存,粮投集团粮食收购量和库存量等各项数据位居全市首位,省内领先。
此外,利辛县还采取 “公司、农户、加工” 融合模式,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利丰公司与古井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建设种植基地 2 万亩,同农户签订订单种植 8 万亩。县粮投公司与茅台集团合作,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利丰面业作为招商引资民营企业,得到县政府支持,利丰公司入股 400 万元,并为其销售优质小麦,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
在 2025 年夏粮收购工作中,利辛县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入市。安徽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新建 20 万吨高大平房仓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亳州地区托市收购最大库点。县粮投公司及时开展市场化收购,腾仓并库 30 万吨,准备收购资金 15 亿元。截止到 7 月1 日,在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备案的各类市场主体已收购小麦38815 吨。
利辛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效受到上级及社会各界的肯定。2024 年 11 月,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为全省唯一受邀赴京参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十五五” 规划行业座谈会的单位,汇报粮企改革成果。2025 年 1 月,市发改委特邀县发改委围绕 “一县一企” 改革和仓储利用率的提升作经验交流发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 2024 年产销对接服务专场,安徽省唯一受邀县级粮食集团出席第六次全国粮食交易大会,现场向全国粮食客商推介。
利辛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将继续按照 “三严三实”“真抓实干”“马上就办” 的工作作风,凝聚粮食“一家人”共识,做好样的利辛人,努力开创利辛县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张海,利辛县发改委副主任)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